“非遗讲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在线课程按周发布,每周4学时,计8周32学时。设置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鉴赏(上)”“作品鉴赏(下)”“综合概述”“所处环境”“历史沿革”“分布区域”“存续状况”“特征价值”8个单元。以“作品鉴赏”入手,在提升了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概述”对桃花坞年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处环境”“历史沿革”“分布区域”“存续状况”全方位地介绍一地一时一物繁盛的必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活力,最后总结出桃花坞年画的“特征价值”。
学生以一周一个单元的学习进度在平台完成学习与考核。每个单元有“微课”“教案”“讲义”“课件”等学习资源,“作品鉴赏”单元按题材或年代增设“图片与解说”学习资源,“特征价值”单元按技艺流程增设“图片”学习资源。资源可以在线播放、阅读,也可以下载到本地电脑,作为资料留存。
随着本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授课对象不再局限于本校,而面向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及社会人员。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交叉学科的非遗视野,也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以点带面的文化推介,还为非遗从业者提供横向对比的研究范例。在推广弘扬传统苏州文化的同时,向全社会普及推广非遗文化,树立非遗传承、创新意识。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以“教学”的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为全社会的非遗爱好者提供“社会服务”,将高校四方面的职能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普及推广非遗文化,树立非遗传承创新意识。从知识讲授到价值引领,贯彻“全课程育人”与“育全面的人”的教学理念,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非遗研究样本,确定中国文化的特性、激发民族创造力和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
8个专题各有侧重,彼此相融。旨在践行“艺术感知”与“历史传承”的知识目标、“创意表达”与“创新培育”的能力目标、“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的素质目标,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顺应人工智能的浪潮,在新时代树立青年学子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1、知识目标
(1)艺术感知:了解并欣赏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丰满繁缛的构图美、中正饱满的造型美、刀趣木味的肌理美、墨线五彩的色彩美;
(2)历史传承:了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能力目标
(1)创意表达:服务设计专业,为专业课的创意表达提供源泉;
(2)创新培育:了解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活力,培育创新意识,树立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3、素质目标
(1)审美判断:了解并分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理想美与生活美的结合、是民俗观念在艺术作品上的呈现,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判断力;
(2)文化理解:理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对吉祥文化的追求外化方式,是岁时节令的风俗产物,蕴藏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要求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件有一定的了解与浓厚的兴趣。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张适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ISBN978-7-558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