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学习
口语传播学概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二十世纪中期,口语学系(也称演辩学系)与现代传播学汇流,真正形成了如今的口语传播专业。口语是传播的最初形式,它关心的是传播过程中的语言、互动,以及作为传播主体的个人,我们的课程将从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跨文化传播几个口语传播的层面,为大家勾勒出口语传播学的轮廓,带大家认识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专业。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中文播音”专业,由此拉开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而面对社会与媒介的快速变迁,播音专业更应该关注作为传播者的主持人或播音员本身,由此,本门课程与口语传播的相关学术资源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有着很深的助益。另外,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也应该对“口语传播”有所认知。

  发祥于古希腊修辞学的口语传播研究,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基本形成了其理论与研究框架,大多数学者认为,口语传播应该包含:人际沟通、团体沟通、组织传播、公共传播、文化传播等相关议题,而我们的课程也延续这样的学术脉络,开展教学与实践。

  与大众传播强调的“媒介”、“效果”不同,口语传播更强调传播中的“人”,逐渐回归”人本主义“思维,关注传播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统一。所以,课程中我们为了与理论相契合,设计了多次教学实践,让同学在理论学习中,也能感受到来自口语的魅力,提升传播的时间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是一门关于口语传播的基础理论课,内容涉及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文化、符号学、传播学、文字以及语言系统的演变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语言有理性的认识,对古今中外人类对口语的研究与传播发展有一个宏观的、鸟瞰似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口语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懂得将口语传播学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使学生对语言这种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秦琍琍、李佩雯、蔡鸿滨(2011).口语传播.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斯蒂芬·李特约翰(2009.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埃姆·格里芬(2016.初识传播学(第七版).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常见问题

1、它是一门理论课程将吗?

答:《口语传播学概论》虽是一门以“概论“命名的课程,但课程中有诸多实践课时,其实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这门课程适合什么专业的同学?

答:首先,以”口语传播“为实践导向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该对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概念做详细了解;其次,新闻传播学类的同学,可以从这门课中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传播学脉络;最后,如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同学,也可以次课程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


3、学习中有疑问怎么办?

答: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沟通:linyujia@sisu.edu.cn,或在相应的学习板块下留言,跟同学老师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