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微生物学实验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8日 ~ 2025年07月05日
学时安排: 3-5
进行至第7周,共20周 已有 916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4)
spContent=人类历史发展与微生物密不可分,看不见的新冠状病毒引发致命肺炎,看得见的霉菌令我们心爱的包包和衣服深受其苦,不过由微生物分泌的抗生素、微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干扰素救活了不可计数的人,发酵食品也是吃货们钟爱的美食之一,让我们走近微生物,亲密接触微生物,一起来动手实践微生物学技术吧!
人类历史发展与微生物密不可分,看不见的新冠状病毒引发致命肺炎,看得见的霉菌令我们心爱的包包和衣服深受其苦,不过由微生物分泌的抗生素、微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干扰素救活了不可计数的人,发酵食品也是吃货们钟爱的美食之一,让我们走近微生物,亲密接触微生物,一起来动手实践微生物学技术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微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渗透已经在各个领域。本实验课程主要分为5个模块:1)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和显微镜使用等支撑整个微生物学实验框架的基础操作;2) 微生物观察模块,主要是各类典型微生物的制片染色、显微形态观察实验;3) 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保藏模块,蕴含各种类型测定技术等;4) 微生物分子遗传模块,含括经典和现代的微生物遗传学实验;5)自选实验与挑战探索,同学们自由组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微生物探究小项目,设计实验并实施。


   本课程与微生物学理论课、相关科研项目相结合,遵循学习认知规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结合,通过课前在线主动学习,课堂实验动手训练,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最终熟练应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完成设计性实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对生命科学的热爱,积极探索微生物学的奥妙,具有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责任担当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报国使命感。

授课目标


1  知识技术目标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实验基础之一,根据微生物的基本特性,牢固建立无菌概念,熟练无菌操作,能够完成微生物接种、分离培养、测定保藏、遗传转化和设计探索实验;通过肉眼和各种显微设备辅助观察,能够识别各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对各类微生物能够进行制片、显微观察拍照及典型形态识别。

2  能力培养目标

以实验内容为抓手,通过讲授课、讨论课、操作课和探究课等形式,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点,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课程将微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在实验课程上勤于动手、擅长思考,培养具有团队合作、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3  育人培养目标

  通过微生物学实验的训练,把立足行业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科技报国的专业情怀相结合,树立民族复兴的使命意识。通过课前学习和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养成主动学习、刻苦务实、意志坚强、诚实守信的人格特征,在团队合作任务中能够责任担当、进退有度、仁爱宽容、合作共进。

课程大纲
模块一: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
课时目标:本模块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基础的操作技术,也是微生物学实验的必修内容。内容包括:高温高压湿热灭菌、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火焰灭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无菌平板的制备、各种微生物的接种培养技术;体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1.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实验2.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实验3. 显微设备的使用
实战&讨论1:多种培养基制备方案&灭菌实
模块二:微生物培养、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课时目标:在此模块中,同学们对常规四大类微生物进行培养、菌落形态识别、微生物染色、显微观察。最后再用结合空气、体表微生物与科研一线的极端微生物进行所学技能的训练,在这个模块中经典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技术与热点的极端微生物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实验4. 霉菌、空气微生物的制片及显微观察;
实验5. 放线菌、酵母菌的制片观察及计数;
实验6. 细菌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制片及显微观察;
实验7. 极端、体表微生物的制片及显微观察;
实战&讨论2:微生物观察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模块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测定与保藏
课时目标:在此模块中,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应用和探索,学习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探索环境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对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产生信号分子能力的鉴定,最后把自己分离得到的纯培养菌种保藏起来,经过这样有头有尾实验环节训练,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很有收获!
实验8. 乳酸菌的分离培养和计数;
实验9. 环境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10.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反应;
实验11. 微生物的信号测定与菌种保藏;
实战&讨论3:微生物分离培养&测定分析讨论
模块四: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
课时目标:现代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大都离不开以微生物为载体的实验操作,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熟悉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能够顺利参加各类科研训练项目。
实验12.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实验13. 细菌转化与荧光微生物画的制作;
实验14. 微生物的分子鉴定;
实验15. 双荧光细胞器酵母工程菌的制备与观察;
实战&讨论4: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讨论
模块五:微生物学探究实验
课时目标:微生物学的各类基本技术熟练贯通了,我们来做一些微生物学的创意探究吧!本模块内容涉及水体微生物探究、创意微生物画探究、发酵食品实验探究等内容,日后会逐步增加更丰富有趣的实战探究,敬请期待!
探究1.微生物画的设计与创作1;
探究2.微生物画的设计与创作2;
探究3:水体微生物探究;
探究4:发酵食品探究;
探究5:酒精发酵研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基础微生物学理论知识

参考资料

《微生物学实验》ICC平台在线数字课程,高教出版社,2019.10


https://icc.hep.com.cn/loadShowHome.action?courseInfoId=5000002322

常见问题

1.课程发布规律是什么?

原则上每周一和周四发布新的内容,包括课程、讨论课和单元练习等;

2.作业互评有分吗?

有的,占主观作业的20%呢,不容小觑;

3.课程作业什么时候截止?

为了方便后期进来的学员赶上,每个单元的作业随着单元内容发布,但所有单元作业的截止日期都在期末;

上海交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张霞

张霞

研究员(实验技术)

推荐课程

分子生物学

卢晓云

40210人参加

微生物学

辛明秀

29904人参加

量子力学Ⅰ

董兵

50428人参加

生物演化

顾红雅

1991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