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人类历史发展与微生物密不可分,看不见的天花病毒摧毁世界1/3的人口,看得见的霉菌令我们心爱的包包和衣服深受其苦,不过由微生物分泌的抗生素、微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干扰素救活了不可计数的人,发酵食品也是吃货们钟爱的美食之一,让我们走近微生物,亲密接触微生物,一起来动手实践微生物学技术吧!
人类历史发展与微生物密不可分,看不见的天花病毒摧毁世界1/3的人口,看得见的霉菌令我们心爱的包包和衣服深受其苦,不过由微生物分泌的抗生素、微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干扰素救活了不可计数的人,发酵食品也是吃货们钟爱的美食之一,让我们走近微生物,亲密接触微生物,一起来动手实践微生物学技术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方法与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课程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微生物相关科研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研究。
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牢固地建立无菌概念、牢记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掌握一套完整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的实验技能完成一个小型微生物研究项目,提高学生微生物实验的创新意识及科研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1 知识技术目标
根据微生物的基本特性,牢固建立无菌概念,学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建立无菌概念,熟练无菌操作,熟练各种典型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方法,各种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微生物遗传学技术等先进的微生物学技术。
2 能力培养目标
以实验内容为抓手,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点,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能够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勤于动手、擅长思考、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3 育人培养目标
通过参加微生物显微摄影竞赛、微生物培养秀竞赛、微生物专题兴趣小组、一线科研教授示范,小组团队合作推进实验探究等方式,在实验中及时发现微生物的“美”和“趣”,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爱国、爱校、爱专业的情怀,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刻苦务实、意志坚强、努力拼搏、诚实守信、追求真理、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提升专业热情,增强民族自信。
课程大纲
基础微生物学操作技术
课时目标: 学习微生物各种培养基配制方法,学习各种灭菌方法,对自己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并了解以后的无菌操作原理。学习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技术和正规的无菌操作。学习微生物各种层面不同需求的显微观察技术。
实验1:培养基的配制、灭菌 4学时
实验2:微生物学无菌操作、接种技术 4学时
实验3:显微设备的使用:体视镜、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 4学时
微生物的培养、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课时目标:学习各类微生物培养和菌落形态、制片和显微形态观察的方法。
实验4: 霉菌培养与显微形态观察 4学识
实验5: 酵母菌的观察与细胞计数 3学时
实验6: 放线菌的培养与显微观察 3学时
实验7: 细菌的培养与显微观察 5学时
实验8: 极端与体表微生物的培养及显微观察 4学时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保藏
课时目标:学习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保藏技术,具有初步微生物学实验研究能力。
实验9: 酸乳的制作与乳酸菌的分离培养 5学时
实验10: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 4学时
实验11: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3学时
实验12: 微生物的菌种保藏 3学时
实验13 微生物的信号测定 3学时
微生物的分子遗传技术
课时目标:学习微生物学分析遗传技术,把微生物的研究推向分子水平。
实验14: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5学时
实验15: 荧光细菌转化与荧光微生物培养秀 5学时
实验16: 未知微生物的分子鉴定 5学时
各模块的实验结果分析和深化讨论
课时目标:通过各类实验结果的分子和讨论,升华学习的深度,培养同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种培养基制备方案
2、半自动灭菌锅的使用课程
3、全自动灭菌锅的使用
4、微生物接种实操课堂
5、极端、体表微生物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6、四大类微生物观察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7、环境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8、菌种保藏与鉴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9、微生物分离培养与计数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10、噬菌体效价与转导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11、细菌转化与荧光微生物画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12、微生物信号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常见问题
1. 课程发布规律是什么?
原则上每周一和周四发布新的内容,包括课程、讨论课和单元练习等;
2. 作业互评有分吗?
有的,占主观作业的20%呢,不容小觑;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