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刑法总论》以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刑法的概念和特征、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原理、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正当行为、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体系和种类、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等量刑制度、减刑、假释等行刑制度和追诉时效制度。
《刑法总论》以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刑法的概念和特征、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原理、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正当行为、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体系和种类、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等量刑制度、减刑、假释等行刑制度和追诉时效制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通过传授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能全面了解刑法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刑法规范的方法,理解犯罪的构成原理,熟悉我国各种刑罚制度,明确常见犯罪的成立条件和法定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刑事法治意识和解决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关注国家刑事立法的变化,关注最新司法解释的出台,了解刑事司法中新情况,能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刑法理论、知识,分析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刑法问题或案件。
授课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传授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刑法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刑法规范的方法,理解犯罪的构成原理,熟悉我国各种刑罚制度,明确常见犯罪的成立条件和法定刑,掌握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一罪与数罪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刑事法治意识和解决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刑法概说
1-1 刑法概说
1-2 刑法基本原则
1-3 刑法的效力范围
1-4 犯罪概念和特征
1-5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作用
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
2-1 犯罪客体
2-2 犯罪客观方面(一)
2-3 犯罪客观方面(二)
2-4 犯罪客观方面(三)
2-5 犯罪客观方面(四)
犯罪主体
3-1 犯罪主体(一)
3-2 犯罪主体(二)
3-3 犯罪主体(三)
3-4 犯罪主体(四)
犯罪主观方面
4-1 犯罪主观方面(一)
4-2 犯罪主观方面(二)
4-3 犯罪主观方面(三)
4-4 犯罪主观方面(四)
4-5 犯罪主观方面(五)
正当行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5-1 正当行为(一)
5-2 正当行为(二)
5-3 正当行为(三)
5-4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一)
5-5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二)
5-6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三)
5-7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四)
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6-1 共同犯罪(一)
6-2 共同犯罪(二)
6-3 共同犯罪(三)
6-4 一罪与数罪(一)
6-5 一罪与数罪(二)
6-6 一罪与数罪(三)
刑罚/主刑
7-1 刑罚概说
7-2 刑罚的体系和主刑(一)
7-3 刑罚的体系和主刑(二)
7-4 刑罚的体系和主刑(三)
附加刑/量刑原则和情节
8-1 附加刑(一)
8-2 附加刑(二)
8-3 量刑的原则和情节
累犯/自首/坦白与立功/数罪并罚
9-1 累犯
9-2 自首
9-3 坦白与立功
9-4 数罪并罚
缓刑/减刑/假释/追诉时效
10-1 缓刑
10-2 减刑
10-3 假释
10-4 追诉时效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要求学生全面学习指定教材内容,认真观看教师讲课视频,真正理解各章节的重点部分;及时关注国家刑事立法的变化,关注最新司法解释的出台,了解刑事司法中新情况,善于运用所学到的刑法理论、知识,分析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刑法问题或案件。此外,还要广泛阅读刑法方面的著作、论文,在扩展自己知识领域的同时,掌握刑法学研究动态。
证书要求
线上成绩构成比例为:
[课件浏览及课后练习]: 60%
[期末考试]: 40%
线上成绩达到60以上。
参考资料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最新的版本);
2、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