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以典型的气液两相流为对象,介绍了两相流的基本分类和分析模型,包括两相流流型分类,三种分析模型,以及两相流的压降计算等;以及两相流相变传热的基本模型和分析方法,包括池沸腾、流动沸腾的计算模型,和临界热流密度的分析方法,以及冷凝现象的分析模型等
本课程是动力工程、核工程、化学工程等涉及两相流现象分析和应用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典型的气液两相流为对象,介绍了两相流的基本分类和分析模型,包括两相流流型分类,三种分析模型,以及两相流的压降计算等;以及两相流相变传热的基本模型和分析方法,包括池沸腾、流动沸腾的计算模型,和临界热流密度的分析方法,以及冷凝现象的分析模型等
本课程是动力工程、核工程、化学工程等涉及两相流现象分析和应用的专业基础课。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从咕咕冒泡的烧水壶,到日常使用的空调和电冰箱,再到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再从自然界的流云、飘雨、冰雹、迷雾,再到小河、大海、乃至星云,它们都具有“气相、液相、固相等不同相态混和物质的运动”这一特点,即两相流或多相流现象,这些现象充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乃至宇宙天体中。
想要科学的理解和描述两相流现象,应用两相流原理来设计和分析设备和器件?本课程为您提供了基本的数理模型和分析工具。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学团队主讲,以典型的气液两相流为对象,为您介绍两相流的基本分类和分析模型,包括两相流流型分类,三种分析模型,以及两相流的压降计算等;还介绍了两相流相变传热的基本模型和分析方法,包括池沸腾、流动沸腾的计算模型,和临界热流密度的分析方法,以及冷凝现象的分析模型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掌握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来,让我们一起进入两相流的趣味世界吧!
课程大纲
《两相流动与传热》课程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两相流现象,掌握两相流基本概念和术语
两相流分析专题1-3
课时目标:掌握液泛现象的分析方法,了解两相临界流现象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两相不稳定性现象。
6.1两相流下的液泛
6.2两相临界流-导论
6.2.1两相临界流-两相临界流动
6.2.2两相临界流-具有相变的两相临界流动
6.2.3两相临界流-均相模型
6.2.4两相临界流-Fauske滑动平衡模型
6.3.1两相不稳定性-导论
6.3.2两相不稳定性-静态不稳定性和流量漂移
池沸腾
课时目标:理解沸腾现象,掌握池沸腾基本分析方法
7.1池沸腾_导论
7.2池沸腾_气泡的生长
7.3池沸腾_气泡的核化
7.4池沸腾_池沸腾的换热计算
池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
课时目标:掌握池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分析方法
8.1池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_临界热流密度现象导论
8.2池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_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
流动沸腾
课时目标:掌握流动沸腾中核化与传热的分析方法
9.1流动沸腾-流动沸腾下的主要现象
9.2流动沸腾-核态沸腾起始点
9.3流动沸腾-核态沸腾对流沸腾和过冷沸腾的传热计算
流动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
课时目标:掌握流动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现象和分析方法
10.1流动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临界热流密度现象的特点和发生机理
10.2流动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机理验证试验
10.3流动沸腾中的临界热流密度-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关系式
凝结
课时目标:掌握凝结现象和分析方法
11.1凝结-冷凝模式
11.2凝结-水平管道上的膜状冷凝
11.3凝结-含有不凝气体的蒸气冷凝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沸腾传热和气液两相流,徐济鋆 主编,原子能出版社,2001
▪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林宗虎,王树众,王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两相流与沸腾传热,鲁钟琪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