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学科发展史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开课时间未定
学时安排: 待定
提前报名参加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开课信息 已有 2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07)
spContent=本课程秉承 ACM 教育委员会对“整个计算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构建的要求,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学科的认知模型;学科的基本问题;学科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形态;学科中的核心概念、系统科学方法,以及前沿应用方向等内容,通过对计算机领域各学科发展历程的介绍引导学生深入认知计算机科学,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课程作铺垫。 课程设计强调“泛知识、聚思维、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顺序来组织、安排讲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脉络,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本课程秉承 ACM 教育委员会对“整个计算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构建的要求,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学科的认知模型;学科的基本问题;学科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形态;学科中的核心概念、系统科学方法,以及前沿应用方向等内容,通过对计算机领域各学科发展历程的介绍引导学生深入认知计算机科学,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课程作铺垫。 课程设计强调“泛知识、聚思维、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顺序来组织、安排讲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脉络,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你是未来想成为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还是仅仅希望更好地理解这个技术驱动的世界,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都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发展史》将为你打开计算机科学的大门,帮助你构建对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解,并激发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通过学习这门课,你将获得对计算机技术各个方向演变过程的深入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技术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这门课程主要聚焦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设备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再到当今的前沿技术。我们将探讨计算机的起源,,并深入研究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课程将涵盖计算机学科各个分支的演变,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学科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存储、数据库、软件工程、互联网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区块链、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程序设计语言、密码学、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人机交互、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关键领域的发展。

3.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门课,你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 历史视角与洞察力: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帮助你理解技术变革的驱动力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预见未来趋势。
  • 基础知识与概念: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各个细分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 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职业发展与机会:无论你选择哪个职业方向,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都将为你打开更多机会的大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背景的人才。
  • 技术素养与数字公民意识:提高你的技术素养,使你成为更负责任的数字公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4.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 综合性概览:授课教师团队由来自计算机科学各个方向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组成,各自讲解所熟悉的计算机科学分支方向,能够帮助同学快速对该学科的全貌有一个综合性认识。
  • 跨学科视角:课程不仅涵盖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层面,还涉及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多学科视角,帮助你全面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 前沿话题:除了经典内容,课程还涉及研究前沿话题,使你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

总之,《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发展史》不仅是一门关于计算机历史的课程,更是一扇通向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将获得对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性理解,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大纲
计算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机诞生的历史渊源与早期发展。1. 理解计算机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对计算的需求,认识到人类对自动化计算的探索历程,以及这些早期尝试如何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基础。2. 掌握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了解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战争需求、科技进步(如真空管技术)等因素的推动。3. 了解计算机科学学科的构成与应用: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军事、科学计算等,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学习效果:你将了解计算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对计算机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有清晰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历史基础。
1.1 计算机起源
1.2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3 计算机学科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
课时目标:从硬件、软件、网络与安全方面全面理解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构成。1. 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演进: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从冯·诺依曼架构到现代复杂架构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架构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例如从磁芯存储器到半导体存储器,再到现代存储技术(如固态硬盘、云存储)的演变过程。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组件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2. 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步: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包括软件危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质量保证等重要概念和方法的提出。掌握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到分时操作系统,再到现代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的功能特点。了解数据库技术从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到关系模型的演变过程,以及关系数据库的优势和广泛应用。3. 认识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掌握互联网的起源、发展阶段、关键技术(如 TCP/IP 协议)以及其对全球信息化的巨大推动。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包括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操作系统的出现、移动应用的繁荣等。掌握云计算的概念、特点、服务模式(如 IaaS、PaaS、SaaS)以及其对 IT 产业带来的变革。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密码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典密码学、现代密码学以及量子密码学等,以及不同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学习效果:你将全面了解计算机技术从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网络、从可用到可靠的全面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技术各个领域的关键概念和发展趋势,为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提供知识储备。
2.1 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史
2.2 计算机存储发展史
2.3 数据库发展史
2.4 软件工程发展史
2.5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2.6 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2.7 云计算发展史
2.8 信息安全发展史
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扩展
课时目标:以区块链、人工智能、视觉、语音为例,理解计算机学科的可扩展性,培养将所学计算机知识与各行各业实际应用需求相结合的能力。1. 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场景(如比特币)以及其对金融、供应链等领域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2. 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包括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阶段(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其应用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3. 掌握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
3.1 区块链发展史
3.2 人工智能发展史
3.3 计算机视觉发展史
3.4 语音识别发展史
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前沿
课时目标:了解当今学界对计算机学科各方向的分类和研究发展情况,培养探索与创新能力1.全面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分类体系和研究方向:深入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密码学、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人机交互、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和操作系统这十大关键领域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2. 掌握每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它们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例如:程序设计语言如何不断演进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密码学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高性能计算如何突破计算极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强大动力。数据挖掘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驱动智能决策。自然语言处理如何实现人机之间更自然、更高效的交流。生物信息学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人机交互如何不断创新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理论计算机科学如何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数学支撑。计算机图形学如何创造逼真的虚拟世界,推动游戏、影视等领域的发展。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3.深入洞察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每个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技术突破和面临的挑战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探索精神: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语言学、物理学等)的交叉融合趋势,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计算机技术问题,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4.提升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培养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力,为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5.为深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奠定基础:为选择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帮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提供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
4.1 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史
4.2 密码学发展史
4.3 高性能计算发展史
4.4 数据挖掘发展史
4.5 自然语言处理发展史
4.6 生物信息学发展史
4.7 人机交互发展史
4.8 理论计算机科学发展史
4.9 计算机图形学发展史
4.10 操作系统发展史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上海交通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高晓沨

高晓沨

教授

陈全

陈全

教授

沈艳艳

沈艳艳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中国书法

任德山

92668人参加

设计的力量CAP

何人可

12141人参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CAP

柳肃

54211人参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柳肃

1473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