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临床技能学》横向涵盖内、外、妇、儿、急救、护理、防护等多个专业学科临床操作技能,本课程基于国家执业医师24项技能考核标准,覆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掌握的基础技能,增设基础专科技能兴趣课程,从临床案例出发,融入常见医学人文沟通,可为不同层级学生及学员提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详细讲解,从而打好临床基本功底。
《临床技能学》横向涵盖内、外、妇、儿、急救、护理、防护等多个专业学科临床操作技能,本课程基于国家执业医师24项技能考核标准,覆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掌握的基础技能,增设基础专科技能兴趣课程,从临床案例出发,融入常见医学人文沟通,可为不同层级学生及学员提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详细讲解,从而打好临床基本功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1)健康中国,需要基础扎实的医学技能保驾护航;
2 )技能实践,与临床思维的结合,是重要的临床医学技能的学习手段;
3 )新《医师法》更加强调医师的主动实践学习,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之誓言。
课程特色
1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公共卫生防护等 7 大板块内容;全面涵盖临床专业本科、执业医师技能考核要求,延伸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基础临床技能;
2 )理论教学融入各项技能操作的历史起源、前沿发展、临床适应及禁忌情形、具体情景案例特点步骤,注重医学专业素养;并不断的迭代更新内容;

3 )技能教学过程采用“步骤解析 +细节示范+动画演示” ,以第一视角、透视视角体会操作,适合学习者一边看一边练, “自学”模式 ;混合式课程中 先练习实践后反馈,“练习 -指导”模式;

4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社团公益活动结合,推广普通大众的医学知识应用技能,“全民来急救”,社会责任,从我做起。

师资队伍
《临床技能学》由“南粤优秀教师”、南方医科大学田京教授领衔,携内、外、妇、儿等领域十余位专家教授倾力打造。
田京,教授,外科学及模拟医学教育,南方医科大学
王晓怡,副教授,妇产科学及模拟医学教育,广州医科大学
厉周,教授,外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孙嘉,教授,内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王斌,副教授,儿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付霞菲,副教授,妇产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陈剑锋,副教授,儿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韦秋文,教授,儿科学及模拟医学教育,广西医科大学
陈娟娟,副教授,妇产科学,广州医科大学
朱洪磊,副教授,妇产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于长辉,副教授,内科学,南方医科大学

授课目标
1、覆盖医学专业所需掌握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理论讲解结合常见案例,并进行适当知识延伸,满足见习、实习和执医技能考核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的需求。
2、培养学生的医学操作技能素养,使其初步具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3、整合模拟教学理念,结合模拟设备、方法等技能带教,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
课程大纲
外科
课时目标:学习在外科领域无菌、换药、清创、肿物切除、骨科、胸外科、输血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无菌技术、换药术、清创术、肿物切除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研究、信念、思维中建立自己的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
1.1 无菌术
1.1.1 无菌术操作
1.2 换药拆线
1.2.1 换药术操作
1.3 清创术
1.3.1 清创术操作
1.4 切开、结扎止血技术
1.4.1 外科基本操作
1.5 缝合技术
1.5.1缝合技术
1.6 体表肿物切除术
1.6.1 体表肿物切除术操作
1.7 关节腔穿刺术
1.8 石膏固定技术
1.9 骨牵引技术
1.10 皮牵引技术
1.11 疼痛封闭治疗
1.12 胸腔闭式引流术
1.13 脓肿切开引流
1.13.1 脓肿切开术操作
1.14 直肠指诊
1.15 输血
内科
课时目标:学习在内科四大穿刺、心电图操作、三腔二囊管、无创呼吸机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四大穿刺、心电图操作、三腔二囊管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研究、信念、思维中建立自己的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
2.1 腹腔穿刺术
2.1.1 腹腔穿刺术操作
2.2 胸腔穿刺术
2.2.1 胸腔穿刺术操作
2.3 腰椎穿刺术
2.3.1 腰椎穿刺术操作
2.4 骨髓穿刺术
2.4.1 骨髓穿刺术操作
2.5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
2.6 心电图操作
2.6.1 心电图操作
2.7 三腔二囊管置入术
2.7.1 三腔两囊管置入术操作
2.8 同步电复律
2.9 血气分析
急救
课时目标:学习在急救的心肺复苏术、电除颤、院前创伤急救、气管插管、气管管理、洗胃、中心静脉置管、氧疗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释疑、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研究、操作、信念、思维中建立自己急救相关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并能够加入到社会公益服务中,全民懂急救,全民来急救,全民会急救。
3.1 心肺复苏术
3.1.1 心肺复苏操作
3.2 电除颤
3.2.1 电除颤操作
3.3 院前创伤急救
3.3.1 创伤急救技术-止血
3.3.2 创伤急救技术-包扎
3.3.3 创伤急救技术-固定
3.3.4 创伤急救技术-搬运
3.4 气管插管
3.4.1气管插管操作
3.5 急诊气道管理
3.5.1球囊面罩使用
3.6 洗胃术
3.7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3.8 机械通气
3.9 院前脊柱损伤搬运
3.9.1 院前脊椎损伤固定与搬运操作
3.10 氧疗
3.10.1 氧疗操作
公共防疫
课时目标:学习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操作、思维中建立自己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防护的要求,从我做起,惠及他人。
7.1 医用防护服的使用
7.1.1 防护服操作
7.1.2 隔离衣操作
7.2 隔离衣的使用
护理
课时目标:学习在护理的胃管置入、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导尿术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胃管置入、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导尿术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操作、思维中建立自己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关爱患者。
4.1 胃管置入术
4.1.1 胃管置入术操作
4.2 动脉采血
4.2.1 股动脉采血操作
4.2.2 桡动脉采血操作
4.3 静脉采血
4.3.1 静脉采血操作
4.4 导尿术
4.4.1 导尿术(男)操作
4.4.2 导尿术(女)操作
妇产科
课时目标:学习在妇产科的骨盆测量、四步触诊、妇科检查、节育、阴道分娩、侧切、助产、缩宫素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骨盆测量、四步触诊、妇科检查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操作、思维、沟通中建立自己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关爱患者。
5.1 骨盆测量
5.1.1 骨盆测量操作
5.2 四步触诊
5.2.1 四步触诊操作
5.3 妇科检查
5.3.1 妇科检查操作
5.4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5.5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5.6 诊断性刮宫术
5.7 阴道分娩接生
5.8 会阴侧切缝合术
5.9 产钳助产术
5.10 负压吸引术
5.11 静滴缩宫素
5.12 电子胎心监护
5.13 胎头吸引术
儿科
课时目标:学习在儿科的新生儿复苏、小儿基础生命支持、小儿气管插管、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小儿喂养、小儿四大穿刺、用药等基本临床技能的知识要点。指导与示教婴儿、儿童基础生命支持、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结合历史、案例及前沿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经验、操作、思维、沟通中建立自己临床知识与操作框架,融入医学人文及医学创新,关爱患儿。
6.1 新生儿复苏概述
6.2 小儿基础生命支持(上)
6.2.1 单人儿童心肺复苏操作
6.2.2 单人婴儿心肺复苏操作
6.3 小儿基础生命支持(下)
6.4 小儿气管插管术
6.5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与判读
6.5.1 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操作
6.6 人工喂养(配奶)
6.7 小儿胸腔穿刺术
6.8 小儿腹腔穿刺术
6.9 小儿腰椎穿刺术
6.10 小儿骨髓穿刺术
6.11 小儿药物治疗原则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具备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诊断学知识,同时查阅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危急重症、护理等相应章节内容共同学习,理解并在模拟课堂上实践。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湘雅临床技能培训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实用骨科学》(第4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局部封闭》(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院前创伤急救》(第7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https://www.jove.com/
常见问题
1.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首先您要注册一个“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 选择本课程并开始学习。
(2)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在PC端登陆我们的网页, 也可以选择下载我们的爱课程app,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学习。
(3)您一旦报名选择了课程,我们的课程主讲老师或课程团队会通过通知的形式给您发送课程有关的消息,同时会抄送您的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2.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1)在课程群聊中发布求助信息,说不定和你一起学习这门课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呢。
(2)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
(3)联系我们的客服。
3.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4.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
(1)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2)我们的课程多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课程中也有许多案例的呈现,相信会给学习者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也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支持学习者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实践,改进自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