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不仅要有安全知识,有忧患意识,还需要有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和屏障,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就是通过增强全民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确保国家始终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成长期,是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学好国家安全理论知识能够为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自觉担当起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同学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会系统掌握国家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相关法律政策文件的要求和精神,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体系和机制,了解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基本问题,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自觉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意识,切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具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尽快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国家安全的忠实捍卫者和积极参与者。
本课程具有师生认可度高、内容前沿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体现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追求综合性的课程目标,设置系统化的学习环节。
使同学们掌握国家安全相关基本概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能够列举国家安全重点领域,识别和描述各领域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等。能够从教学过程中构建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建立所学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的链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阐释国家安全典型案例。
使同学们能够基于所学国家安全理论知识预测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掌握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和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正确运用这些途径方法思考典型案例和现实安全威胁挑战的对策建议。能够分析影响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的内外部因素关系,以及各领域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之间的传导关系,对国家安全威胁和挑战及应对方法进行基本评估,进而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
使同学们能够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以及十八大以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巨大成就,评价我国以往国家安全观以及美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国家安全理论,全面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认识,显著增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北京:解放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本书编写组:《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5)本书编写组:《国家科技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本书编写组:《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7)本书编写组:《国家文化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本书编写组:《国家生态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9)本书编写组:《国家海外利益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0)本书编写组:《国家人工智能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1)本书编写组:《国家数据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2)范维澄,等:《国家安全科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13)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总体国家安全观透视:历史长河、全球视野、哲学思维》,北京:时事出版社,2023年版;
(14)赵磊:《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
(15)马宝成,马彦涛:《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0年版;
(16)李孟刚,贾晓俊,华国伟:《国家经济安全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17)刘智勇:《社会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
(18)刘化君,郭丽红:《网络安全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19)余敬,张京,张龙,王小琴:《重要矿产资源集成评价与战略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