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国家安全教育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21周 已有 410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
spContent=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门通识必修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时准确贯彻《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重点讲述国家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系统讲述国家安全的理论基础、机制保障、重点领域等,力求让大学生增强自身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门通识必修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时准确贯彻《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重点讲述国家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系统讲述国家安全的理论基础、机制保障、重点领域等,力求让大学生增强自身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不仅要有安全知识,有忧患意识,还需要有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和屏障,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就是通过增强全民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确保国家始终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成长期,是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学好国家安全理论知识能够为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自觉担当起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同学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会系统掌握国家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相关法律政策文件的要求和精神,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体系和机制,了解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基本问题,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自觉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意识,切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具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尽快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国家安全的忠实捍卫者和积极参与者。

本课程具有师生认可度高、内容前沿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体现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追求综合性的课程目标,设置系统化的学习环节。

授课目标

使同学们掌握国家安全相关基本概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能够列举国家安全重点领域,识别和描述各领域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等。能够从教学过程中构建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建立所学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的链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阐释国家安全典型案例。

使同学们能够基于所学国家安全理论知识预测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掌握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和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正确运用这些途径方法思考典型案例和现实安全威胁挑战的对策建议。能够分析影响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的内外部因素关系,以及各领域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之间的传导关系,对国家安全威胁和挑战及应对方法进行基本评估,进而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

使同学们能够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以及十八大以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巨大成就,评价我国以往国家安全观以及美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国家安全理论,全面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认识,显著增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障安全是国家最基本的属性。通过本讲的学习,可以掌握安全及国家安全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学习国家安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对学习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1.1 国家安全的内涵
1.2 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1.3 学习国家安全的方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时目标: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体系,尤其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在课程学习之初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有较为宏观的理解和把握。
2.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2.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2.3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课时目标: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安全道路。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内涵,认识到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顺应了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创造了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3.1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3.2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3.3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3.4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3.5 坚持以维护共同安全为依托
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
课时目标: 维护国家安全的治标之策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危机、威胁和风险攻坚战,治本之法则在于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掌握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概念、机构设置及职能、具体内容、运转原则,以及能力保障机制,掌握有关的系统知识和理论。
4.1 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
4.2 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保障机制
4.3 统筹发展与安全
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根本
课时目标: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所在,包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政治安全关乎党和国家安危,是维护人民安全、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护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前提。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深刻认知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敏锐洞察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防范敌对势力在我国策动“颜色革命 ,扼制国际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发展道路、社会制度的诬蔑及打压,警惕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仰弱化,坚决反对民族和宗教极端势力发起的各类分裂、极端活动,了解党内“四风”等腐败现象对政治安全的威胁,防范社会矛盾交织、演变和内部传导,继而培养保卫我国政治安全的主人翁意识,掌握捍卫我国政治安全的方法和途径。
5.1 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5.2 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5.3 新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主要路径
国土安全:国家安全的空间依托
课时目标: 国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繁衍的基本物理基础,国土安全状态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我国是陆海兼具型的大国,伴随中国日益走出去,守卫国土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国土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国土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国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国土安全。
6.1 国土和国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6.2 维护国土安全的重要意义
6.3 我国国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6.4 维护国土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军事安全:国家安全的保障
课时目标: 军事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方面,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实力保障,军事安全以自身安全保障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军事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军事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军事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军事安全。
7.1 军事安全的关键地位及其基本内容(I)
7.2 军事安全的关键地位及其基本内容(II)
7.3 我国军事安全形势及面临的威胁挑战
7.4 维护我国军事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
课时目标: 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实力来源。经济安全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石,对于一国海外影响力和话语建构等软实力也具有关键影响,已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不见硝烟的重要战场” 。 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经济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经济安全。
8.1 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
8.2 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8.3 维护经济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软实力”
课时目标: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文化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筑牢文化安全防线,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国家安全。通过本讲学习,可以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经济安全。
9.1 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
9.2 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9.3 维护文化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晴雨表”
课时目标: 社会安全与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共同作为国家安全的保障,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社会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社会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社会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社会安全。
10.1 社会安全的基本内容
10.2 社会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0.3 维护社会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科技安全:国家安全的关键支撑
课时目标: 科技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和竞争力体现,科技安全战略已成为大国国家安全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安全领域如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竞争力保障。通过本讲学习,可以认识到科技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科技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科技安全。
11.1 科技安全的基本内容
11.2 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1.3 维护科技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的新现实
课时目标: 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风险日益突显,网络信息影响民众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大,网络犯罪呈现高发态势,这些问题日益严峻并向其他安全领域渗透传导,严重危害政治安全、威胁经济安全、侵蚀文化安全、破坏社会安全。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着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挑战,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关乎我国整体发展利益,将成为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认清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学会如何维护网络安全。
12.1 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12.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2.3 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课时目标: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都是事关大局、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领域。通过本讲学习,能够了解到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福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久稳定。进入新时代,面对生态安全新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要加大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努力奋斗、持续攻坚,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
13.1 生态安全的基本内容
13.2 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3.3 维护生态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资源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课时目标: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家安全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新形势下,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资源安全问题更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一些稀有的、关键性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军事安全战略的核心。通过本讲学习,能够认识到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的资源保障体系,确保水、土地、生物和矿产等资源的充足、稳定和可持续供应,有助于持续提升我国资源安全水平,加强国家安全支撑。
14.1 资源安全的基本内容
14.2 资源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4.3 维护资源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核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垒
课时目标: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标志性成果。通过本讲学习,能够了解到人类在享受核能提供的相关便利的同时,核战争、核泄漏所代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随时悬挂在人类命运的头顶。核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新兴领域,正伴随中国核能运用不断深化,以及国际核形势波谲云诡而得到重视,日益构成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15.1 核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15.2 我国核安全形势、威胁挑战及应对办法
海外利益安全:国家安全的延展
课时目标: 随着中国在21 世纪第二个十年成长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大国、货物贸易总量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值第一大国,以及成为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安全和利益逐步向海外延伸,海外利益安全日益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利益安危以及民族未来。 根据预测,中国最早可能于 21 世纪 3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大国,中国同世界的交往将更加密切,中国海外利益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海外利益在总体国家安全以及国家核心利益中的比重将日益抬升。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深切认知我国目前海外利益现状及相关安全态势,理解海外利益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关键地位。
16.1 海外利益安全
16.2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16.3 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16.4 海外利益安全保护的中国模式
新型领域安全:国家安全的新方向
课时目标: 通过本讲学习,能够了解新型领域安全已被我国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领域。 我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坚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增强安全进出、科学考察、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17.1 太空安全
17.2 深海安全
17.3 极地安全
17.4 生物安全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时目标: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不断增加,国内外安全因素错综复杂,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给总体国家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安全的捍卫者,大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到实践中,让国家安全在思维意识中落地生根,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维护好国家安全做好准备,提高能力,贡献力量。
18.1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18.2 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18.3 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北京:解放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本书编写组:《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5)本书编写组:《国家科技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本书编写组:《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7)本书编写组:《国家文化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本书编写组:《国家生态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9)本书编写组:《国家海外利益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0)本书编写组:《国家人工智能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1)本书编写组:《国家数据安全知识百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2)范维澄,等:《国家安全科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13)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总体国家安全观透视:历史长河、全球视野、哲学思维》,北京:时事出版社,2023年版;

(14)赵磊:《国家安全学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

(15)马宝成,马彦涛:《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0年版;

(16)李孟刚,贾晓俊,华国伟:《国家经济安全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17)刘智勇:《社会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

(18)刘化君,郭丽红:《网络安全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19)余敬,张京,张龙,王小琴:《重要矿产资源集成评价与战略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
11 位授课老师
马瑞映

马瑞映

教授

郭祥超

郭祥超

副教授

郭响宏

郭响宏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61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