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劳动教育》是江苏省一流课程。宿迁学院精心打造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已先后开展了非遗制作,田间劳作,食堂技艺,竞赛专项等系列劳动实践。理论课包括认识劳动、劳动形态、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劳动安全以及劳动保障等8个章节。通过劳动,我们将知识化为创意的源泉与动力,将汗水洒入田间、社区与校园,通过劳动,我们遇见美、发现美、创造美,强体魄,懂感恩,知珍惜。欢迎走进劳动教育这门课的教学,一起体验劳动之美。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劳动改变了曾经的模样。新时代更有必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发展自己,使其形成崇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实现全面成长。

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始终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有其独特价值,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本门课程由宿迁学院八个院部教师联合制作,内容设置情境化。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劳动的?智能时代出现哪些劳动新形态与伦理问题?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劳动可以让你拥有哪些品质?大学生在劳动中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劳动教育》课程,一同学习关于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做一个“懂劳动、勤劳动、善劳动、爱劳动”的人。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目标1:掌握劳动的概念、实质,理解劳动的历史与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理解传统劳动形态的含义、分类,理解新时代劳动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及实现途径,掌握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具体分类以及新劳动者可能引发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了解一定的解决途径。理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熟悉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内容。理解劳动成就自我的内涵,掌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习近平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治国理念。

目标2:理解劳动品质的内涵,掌握劳动素养的结构,掌握劳动素养对职业发展促进作用的表现;掌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路径。掌握劳动精神的概念和内容,理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学会如何在生活、学习中践行工匠精神,如何弘扬劳模精神,从而不断提升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3:理解劳动树德的内涵,了解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的具体形式,理解劳动增智、劳动促创、劳动强体的内涵。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劳动育美在生活、学习、旧物改造中有哪些表现形式,并将理论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以手工劳动的形式创作出美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

目标4:理解劳动安全的概念,了解劳动生产安全的保障措施,熟知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及警示;掌握体面劳动的概念与内容、熟知社会保障的知识,了解在校大学生实习劳动的类型及保障内容,理解劳动法及相关内容,掌握就业协议的内容。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采用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含80分)为合格。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丁红燕、赖小萍,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2.丁晓昌、顾建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