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TRIZ-创新方法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8日 ~ 2020年05月0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804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1)
spContent=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是,有时方法往往更重要。“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 本课程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讲授关于创新方法和创新理论。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等院校各类各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社会各界希望从事创新活动的团体或个人。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是,有时方法往往更重要。“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 本课程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讲授关于创新方法和创新理论。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等院校各类各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社会各界希望从事创新活动的团体或个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的名称叫做:TRIZ:创新方法。以讲授和介绍TRIZ理论和方法为主线,传授关于创新思维、理论、方法的知识,使同学们在这些方面得到初步学习和训练,提升创造性能力和水平。本课程将由以下4个部分所组成:

1.       创新思维:介绍传统的创新思维和TRIZ的创新思维。

2.       创新方法和理论——TRIZ:主要以介绍TRIZ理论体系为主线。

3.       创新活动(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4.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创新活动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授课目标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课程目标是:以讲授关于创新方法和创新理论为基础,从创新方法和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活动、知识产权4个方面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将来的创新活动提供具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01讲 课程背景及创新简介

第02讲 创新的重要性和如何创新

第03讲 TRIZ 产生背景

第04讲 阿奇舒勒的发现

第05讲 发明等级

1、上网操作

2、阿奇舒勒有哪些发现?

3、发明的等级

第2章 TRIZ体系结构

第6讲 TRIZ的总体架构

第07讲 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RIZ总体架构及经典理论体系测试

简述TRIZ理论体系

第3章 创新思维

第09讲 传统创新思维方法

第10讲 TRIZ思维1九屏幕法

第11讲 TRIZ思维2STC算子

第12讲 TRIZ思维3小人法

第13讲 TRIZ思维4金鱼法

第14讲 TRIZ思维5最终理想解

传统创新思维方法

第4章 资源分析

第15讲 可用资源的分类

第16讲 资源分析

第17讲 资源评估原则

对资源的分类、分析以及如何评估的相关知识进行检测

第5章 系统功能分析

第18讲 功能分析概述及表示

第19讲 功能分类

第20讲 功能分析与功能模型(上)

第20讲 功能分析与功能模型(下)

第21讲 技术系统裁剪法

系统功能分析部分的单元测试,主要检查对于第18讲~第21讲中知识掌握的情况。

第6章 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第25讲 物理冲突解决原理(下)

对“冲突及其解决原理”部分进行检验,主要包括40个发明原理、矛盾矩阵、技术冲突(矛盾)、物理冲突(矛盾)。

第22讲 冲突的含义及其类别

第23讲 40个发明原理

第24讲 矛盾矩阵及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

第25讲 物理冲突解决原理(上)

第7章 物—场分析法

第27讲 物-场分析法概述

第28讲 物-场分析法的表示和类型

第29讲 物场分析法的一般解法与构建步骤(上)

第29讲 物-场分析法的一般解法与构建步骤(下)

第30讲 物场分析法案例讲解

第8章 发明问题标准解

第31讲 标准解的分类和构成

第32讲 建立和拆解物场模型(上)

第32讲 建立和拆解物场模型(下)

第33讲 强化完善物场模型(上)

第33讲 强化完善物场模型(中)

第33讲 强化完善物场模型(下)

第34讲 向超系统或微观级转化

第35讲 检测和测量的标准解法(上)

第35讲 检测和测量的标准解法(下)

第36讲 简化与改善策略(上)

第36讲 简化与改善策略(下)

第37讲 标准解法的应用总结

第9章 效应

第38讲 科学效应概述

第39讲 科学效应与功能实现

第40讲 科学效应应用案例

第10章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第41讲 技术系统进化曲线(上)

第42讲 技术系统进化曲线(下)

第43讲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上)

第44讲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下)

第11章 TRIZ与专利

第45讲 专利的基本概念

第46讲专利权产生的实质条件(上)

第46讲专利权产生的实质条件(下)

第47讲 专利申请文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一般要求:具有高中起点的文化程度。即有一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较高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专业知识。可从事等级较高的发明创造活动。

参考资料
  1. 创新方法研究会,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教程(初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创新方法研究会,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教程(中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创新方法研究会,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教程(高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张武城, 技术创新方法概论[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5. 科学技术部, 技术创新方法国际比较与案例研究[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6. 刘训涛,曹贺,陈国晶. TRIZ理论及应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成思源, 周金平,郭钟宁.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8. 高长青.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 擅润华. TRIZ及应用—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章明勤等, TRIZ入门100问—TRIZ创新工具引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1. 陈素勤等译, 阿奇舒勒[]. 寻找创意—TRIZ入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常见问题

开课时间:2020年2月17日。

结束时间:2020年5月31日。

苏州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孙涌

孙涌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468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92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0894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29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