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无论是地理还是心理意义上的,都是20世纪全球化过程中创作灵感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本课程研究的流放符号学采用心理象征意义上的流放,既研究侨居国外的流散作家,也研究由于历史变迁在自己土地上经历某种流放感的作家,还研究了流放符号与其他艺术文学类别的关系,如流放符号学与摄影符号的关系,与诗歌形式的关系,与悲剧主人公的关系,与女性写作的关系,以及与时间概念和空间维度的关系。
本课程集中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国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重要的英美、德法、拉美和中国作家,特别是当代作家,做了较为深刻、富有创新意义的比较研究,并横跨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多种领域,它采纳了一系列尚未发现或极少涉足的比较研究角度,如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拜伦的《唐璜》的后现代主义解读,西尔维亚•普拉斯与象征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W.S. 默温的《天狼星的阴影》和道禅哲学,中国自然哲学影响的中美现代诗人的解构主义阅读,托尼•莫里森的《爱娃》与西方悲剧传统,王安忆和彼得•汉克特的作品与巴特摄影符号学,女性写作中的流放符号:杜拉斯、鲍勃和莫里森,四维空间:埃斯舍的绘画与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霍夫曼小说中的反讽、分裂与怪诞与施莱格尔浪漫主义诗学的背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意象构成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比较研究。
主讲教师
曾虹:西南交通大学比较文学特聘教授。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分别获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大学任终身教授13年;在美国出版五本专著,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诗歌研究和叙事学、符号学研究。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比较文学视野下21世纪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研究。”
课程目标
适合人群
课程目标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欢迎大家选课!
本课程以比较文学的视角和学科方法解读世界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和小说,主题聚焦于流放的符号。这门课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分析阅读世界文学作品,探索民族文学之间的平行影响和渊源流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