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法律现象千变万化,而法之“理”在一定意义上乃是具有恒久性的。法变而理不变。法科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当对法律知其然,而且还必须知其所以然,即要看到法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法理学较之部门法学具有更强的抽象性。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乃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部门法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和阐明各自领域中的特殊概念和特殊规律;法理学则是从总体上综合研究一切法律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共同规律,它是一门总论性的法律学科。法理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把法之“理”揭示出来,以指导法律实践。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这门课的主题包括:人类思索法律的历程;法律的基本知识;法治的基本知识;法律的价值;法律如何保护权利等。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学习《法理学》这门课程,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树立法律观念、了解法律知识、最终确立法治信仰,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法理学思维,能够运用法理学去分析具体问题。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法理学课程一直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核心基础课。在西南政法大学本科长达50年办学历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学校复办以来,法理学始终是重点发展的课程。2005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改革了教材体系,编写和出版了《法理学初阶》、《法理学进阶》,目前两本教材都已出版了六版。
在内容体系结构方面,《法理学初阶》由法学基本问题、法律基本问题和法治基本问题三部分构成;《法理学进阶》由法律本体论、法律价值论、法律方法论和法律社会论四部分构成。《法理学初阶》面向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主要着眼于传授法学的基本知识,让刚进入大学的法科学生树立法律观念、了解法律知识、最终确立法治信仰。教材一开始编写的法学历史简要梳理了人类思索法律的历程,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而让其感受法理学的宏伟殿堂。中编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则是通过传授最一般的法律知识而让学生对法律有理性上的认知。下编有关法治的基本知识则是为了切合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让学生真正认识法治中国,树立法治信仰。《法理学进阶》面向法学专业二年级或更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着眼于法理学的抽象知识,培养学生法理学思维,能够运用法理学去分析具体问题。第一编“法律本体论”围绕法是什么、其本质何在这一法学的根本问题,带领学生形成对法律的深度认识。第二编“法律价值论”则聚焦法律与正义、自由、平等、幸福、秩序等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让学生理性认知法律之于人类的意义。第三编“法律方法论”则通过讲述法律的内在逻辑而让学生形成真正法律人的思维。第四编“法律社会论”则关注法律与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国家、政党、道德、宗教)的关系、关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如法律全球化、网络空间中的法律等),让学生真正体会法律之于社会的意义。
本在线开放课程以上述教材作为框架,将其综合起来,凝练了其中五个大的主题:人类如何思考法律、法律是什么、法治是什么、法律如何保护你的权利、法律追寻的价值。在每个主题中,选取了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并没穷尽法理学的所有问题,它只是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框架,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增加、更新其中的视频和知识点。
本课程要达到的授课目标:第一,让学习者树立法律观念、了解法律知识、最终确立法治信仰;第二,培养学者的法理学思维,能够运用法理学去分析具体问题。
第一章 人类如何思考法律
1.1 祖传习俗的衰落与自然法思想的开端
1.2 自然的发现与自然法思想的兴起
1.3 苏格拉底之死与法-哲学的内在冲突
1.4 最佳政制在哪里?
1.5 古罗马的战争与法律
1.6 古希腊与古罗马
1.7 神的律法与人的理性
1.8 文艺复兴以及马基雅维利的革命
1.9 现代自然科学与现代自然法思想
1.10 “纽伦堡审判”与战后法学论争
1.11 “轴心文明”与中西文化对撞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法律是什么
2.1 法理学与多样化法律定义
2.2 中国古人对“法”的理解
2.3 西方二元划分下的法律观
2.4 本质主义的法律定义模型
2.5 法律规则说与其他诸学说
2.6 苏联式法律定义的中国化
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法治是什么
3.1 法治的起源
3.2 法治的要素
3.3 法治的功能
3.4 法治的意义
3.5 为何人人需要法治
3.6 法治战略
3.7 法治与善治
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 法律如何保护你的权利
4.1 什么是权利
4.2 权利分析理论
4.3 权利批判理论
4.4 权利之证成
4.5 权利与义务
第四单元测试
第五章 法律追寻的价值
5.1 “价值”的社会科学指向
5.2 “人-规范-社会”模式与法的价值
5.3 法的核心价值:良好社会至少应符合的核心指标
5.4 “普遍性的法律价值”是否存在?
5.5 法律价值和文明转型
5.6 秩序与社会合作
5.7 正义的实体和形式
5.8 经济和社会中的正义
第五章 单元测试
《法理学》(第二版),《法理学》编写组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法理学初阶》(第六版),付子堂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
《法理学进阶》(第六版),付子堂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年。
《法理学》这门课程的参考资料汗牛充栋。我们从学习的角度分三个阶段为学习者各选取了十本著作。如果还需要更多的参考文献,可以参看付子堂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初阶》(第六版)、《法理学进阶》(第六版)每章最后的 “课后参阅论文”以及两本教材的“附录:推荐阅读书目”。
法理学初阶:
1.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埃德加·博登海默:《博登海默法理学》,潘汉典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3.付子堂主编:《法理学初阶》(第六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4.[美]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上、下),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6.周尚君:《法学观念史论稿》,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7.刘作翔:《权利冲突:案例、理论与解决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8.孙笑侠等:《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李林主编:《中国法学30年(1978 - 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理学进阶:
1.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进阶》(第六版),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英]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李猛:《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三联书店2015年版。
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9.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郭道晖、李步云、郝铁川:《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法理学高阶:
1.付子堂主编:《法理学高阶》(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德]卢曼:《社会的法律》,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作为理性的制度化》,雷磊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8.[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10.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