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第二期即将开始,欢迎各位小伙伴积极报名!​ 本课程系西南政法大学刑诉法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上,组织刑事诉讼法国家级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精心编撰而成。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听众能从中领悟到程序的魅力,为推进中国的程序法治不懈努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第二期即将开始,欢迎各位小伙伴积极报名!

第二期结合刑诉法的最新修改,更新了视频,完善了课件,调整了习题和考核方式,力求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本课程既面向高校法学专业本专科生,同时也面向社会大众。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正当程序的精神,理解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间的动态平衡,并对刑事诉讼产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而对于社会民众而言,也可以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刑事诉讼不仅关乎如何惩罚犯罪,更与自己的基本权利息息相关,从而增强程序意识与法治理念。


授课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诉讼程序,具备运用刑诉理论分析刑事案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程序法治意识。

(2)考试成绩合格的同学,将获得精美的教师签名结课证书一份。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适合于法学本科生、专科生及对刑诉知识感兴趣者。最好在已经或同时学习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

证书要求

1.成绩构成

单元测验:50分(共22次)

期末考试:40分(期末考试)

课程讨论:10分(注意:必须是在“课堂交流区”的讨论才计入成绩,在其他讨论区的讨论不计入成绩)


 


2.证书要求

合格证书:60分至85分

优秀证书:85分以上


 


3.说明

课程讨论以活跃度为判断依据,学生需在“课堂讨论区”内进行至少5次有效讨论方能获得该部分满分


参考资料

(一)教材类

1. 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

2. 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二)著作类

1、王爱立、雷建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

2、王爱立:《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条文对照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

3、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5、张军、姜伟、田文昌:《新控辩审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易延友:《刑事诉讼法:规则、原理与应用(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9、叶青:《案例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三)论文类

1、陈光中,兰哲.监察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完善期待[J].行政法学研究,2018(04):3-12.

2、樊崇义.2018年《刑事诉讼法》最新修改解读[J].中国法律评论,2018(06):1-12.

3、樊崇义.值班律师制度的本土叙事:回顾、定位与完善[J].法学杂志,2018,39(09):1-12.

4、卞建林.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面面观[J].法治研究,2019(01):3-9.

5、顾永忠.2018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对律师辩护的影响[J].中国法律评论,2019(01):188-197.

6、龙宗智.监察与司法协调衔接的法规范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8(01):2-18.

7、孙长永.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J].法学研究,2018,40(01):167-187.

8、王敏远.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J].法学杂志,2018,39(08):43-49.

9、汪海燕.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证明标准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8(05):71-81.

10、吴宏耀.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法律定位及其制度构建[J].法学杂志,2018,39(09):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