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管理与推广》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养复合型、创造性、全面发展,堪当时代重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资源库包括单元学习、课堂讨论、单元测验、单元作业、作业互评、期末考试,依托学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构建本硕贯穿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赛事案例的教学和实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培养,突出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掌握体育赛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注重微观层面的拓展,增加了体育赛事的营销创新,构成了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与营销的系统知识体系。
积极探索“德能双进,本硕贯通,体育教学与赛事管理学科交叉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学以致用。实践环节进行赛事调研,以科研团队的形式进行体育赛事相关问题的调查,进行专题报告,并参与体育赛事运作,推动成果转化,体育运营团队有7项成果在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体育管理、体育赛事运作、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管理等理论,具备相应的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懂体育、精管理”的专门人才。
让学生了解体育赛事组织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特点,掌握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战略规划以及体育赛事营销创新的过程,熟练掌握具体赛事活动战略设计和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相关知识,从事体育赛事运营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对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体育赛事产业有浓厚兴趣。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美)马斯特曼“G著;孙小珂,吴立新,金鑫译.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与营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1.
[2]张春萍.体育赛事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09.
[3]李颖川.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守恒,叶庆辉主编.体育赛事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5]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08.
[6]肖林鹏.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09.
咨询电邮:fanhw@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