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医学统计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适用于医学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科研工作者。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适用于医学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科研工作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医学统计学》 是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学科。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已有44年历史,是医学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学生还包括成人教育及远程教育类。
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网络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3年参加了中山大学视频公开课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建设成为国内第一门《医学统计学》慕课,201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中山大学是卫生部推荐教材《卫生统计学》第五、六、七版的主编单位。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本课程还包括了统计软件操作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实现步骤、结果解读,以及最后如何生成一份简明、完整的实验报告。
主讲教师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系)的教师。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基础、假设检验基础、方差分析基础、卡方检验、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医学统计学”的发展、《医学统计学》课程。
1.1 关于医学统计学
1.2 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互动
1.3 关于《医学统计学》课程
1.4 几个重要概念
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课时目标:1.掌握变量的类型;2.熟悉定量资料的频率分布表(图)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3.掌握平均数指标和变异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4. 熟悉制作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及应用。
2.1 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图
2.2 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2.3 描述变异程度和分布形态的统计指标
2.4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课时目标:1.明确相对数指标含义,能区分常用相对数指标的类型,相对数应用的注意事项;2.掌握率标准化的基本思想,直接法的计算,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3.熟悉人口学常用指标、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动态数列指标及其应用。
3.1 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和统计图
3.2 常用相对数指标
3.3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3.4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3.5 粗率的标准化法
3.6 动态数列及其指标
第四章 常用概率分布
课时目标:掌握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的特征及应用
4.1 二项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4.2 二项分布的应用
4.3 Poisson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4.4 正态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4.5 正态分布的应用
第五章 参数估计基础
课时目标: 1.理解抽样分布及t分布的特征; 2. 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意义和计算; 3.掌握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总体均数和概率置信区间的计算。
5.1 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5.2 样本频率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5.3 t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5.4 总体均数和概率的区间估计
第六章 假设检验基础
课时目标: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2.掌握t检验和Z检验的应用条件,对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和Z检验的正确使用; 3.理解并掌握I型、II型错误及检验功效的基本概念 。
6.1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6.2 单样本和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
6.3 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6.4 假设检验的功效
第七章 方差分析基础
课时目标: 1. 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 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并了解其计算方法; 3. 熟悉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和方差齐性检验。
7.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7.2 完全随机与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7.3 多第八章 卡方检验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7.4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
第八章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课时目标:1. 熟悉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缺点;2. 掌握各种设计类型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以及如何确定统计量;3.了解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
8.1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8.2.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一)
8.2.2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二)
8.3.1 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一)
8.3.2 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二)
第九章 卡方检验
课时目标:1.了解卡方分布和似然比卡方统计量;2.理解卡方检验的用途和基本思想;3.掌握各种类型卡方检验的方法。
9.1 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9.2 多个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9.3 配对设计资料的卡方检验
9.4 列联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
9.5 卡方检验用于拟合优度检验
第十章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课时目标:1. 掌握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2. 理解医学研究中的误差及其控制;3. 熟悉常用抽样方法的优缺点;4. 学会调查表的设计及考评;5. 熟悉统计分析计划的制定。
10.1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10.2 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
10.3 误差控制与统计计划
第十一章 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课时目标:1. 掌握两定量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分析的步骤、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2. 掌握两定性变量之间关联分析的步骤、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
11.1 线性相关的统计描述
11.2 线性相关的假设检验与秩相关
11.3 两个分类变量的关联分析
第十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
课时目标:1. 掌握回归分析的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决定系数的意义;2. 熟悉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最小二乘原理;线性回归的应用;3.了解总体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总体回归线及个体预测值的置信带;非线性回归。
12.1 简单线性回归的统计描述
12.2 简单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12.3 简单线性回归的应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方积乾 《卫生统计学》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含光盘)
朱启星 《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
郝元涛 邱洪斌 《医学统计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11
方积乾 《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含光盘)
李晓松 《卫生统计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