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2日 ~ 2020年06月22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78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4)
spContent=《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由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承担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该课程由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优秀教师团队担任主讲教师,结合教育部2018版统编教材内容,通过PPT展示、主讲教师授课微视频、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库等多个渠道进行讲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由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承担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该课程由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优秀教师团队担任主讲教师,结合教育部2018版统编教材内容,通过PPT展示、主讲教师授课微视频、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库等多个渠道进行讲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大学”两课“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系统讲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和实践表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问题,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就是要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如下学习成果:

1.理论目标: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考核,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实践目标: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大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科学内涵
课时目标: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实践历史过程的学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课时目标: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介绍分析,在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理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广大人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时目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和过渡背景及过程的了解,深刻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了解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最终确立的重要意义,科学评价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3.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课时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的了解,系统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成果。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酝酿催生的理论成果,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
4.1社会主义i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2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发展阶段的新认识
4.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课时目标: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入理解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准确把握衡量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评判标准。全面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
5.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及历史进程
5.2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课时目标:全面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时,中国共产党如何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如何大力推进党的建设。
6.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内涵理解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课时目标: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科学内涵,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7.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7.2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课时目标:结合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科学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有布局。了解和适应新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代主题,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及其实践
课时目标:通过对港澳台问题历史 形成过程的了解,明晰中共中央从 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构想的发展转变,深刻理解“一 国两制”战略构想科学内涵。牢记历史,激发学 生爱国主义情感,准确把握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科学内 涵,坚定祖国完全统一信心和 立场。
9.1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历史形成过程
9.2“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内涵
9.3“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付诸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多样多元多变,深刻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安排,思考世界各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0.1建国之初新中国外交起步阶段
10.2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困难阶段
10.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破冰阶段
10.420世纪末期新中国外交调整发展阶段
10.5新时代大国外交和国际战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而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11.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1.2农民阶级是根本依靠力量
11.3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4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课时目标:思想是时代的光芒,伟大的时代呼唤和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照亮和指引时代的航向,党的十九大以如椽巨笔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简史,通过本部分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时代,科学理解新思想,凝心聚力实现新目标。
12.1十九大报告精神宣讲
12.2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该系统学习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理论内容、核心观点及1840年以来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此外,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和思考。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 《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江泽民文选》,江泽民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2009版。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2 [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8.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1800-1911 (费正清刘广京编  
       9.哲学的故事 ()布莱恩·麦基(Bryan Magee) 
      10.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卷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11.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法学学卷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12.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美学名著25 王柯平著 
      13.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 (雅克·德里达 
      14.政治学概论 王久渊主编 

      15.国际经济学 罗伯特·J·凯伯著 

      16.高级微观经济学 邹薇编著 
      17.宏观经济学 (查尔斯·I. 琼斯著 

      18.中西哲学文献解读 龚建平邓妙子编著 
      19.通俗《资本论》 洪远朋著 
      20.法律的道德性 ()富勒(Lon L. Fuller) 
      21.封建社会:依附关系的成长. ()马克·布洛赫著 

      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辅助教材 主编关茹萍 
      23.美学原理 叶朗著 

      24.密尔与论自由 () George Myerson

      25.哈贝马斯精粹.2 ()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

      26.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戴维·麦克莱伦   

常见问题

问题:为什么要开设和学习本门课程?

回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一系列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指南。当代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就是要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神实质,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2 位授课老师
潘青

潘青

副教授

周慧

周慧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