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该课程的学习,可拓展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该课程也是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具有主动关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音乐文化生活、培养健全人格具有知识准备的作用。
课程的主题是什么?
课程分六大板块进行教学:
(一)古琴艺术简介
(二)古琴发展的历史脉络
(三)古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四)古琴经典曲目鉴赏
(五)琴器鉴赏及古琴制作
(六)虞山琴派简介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拓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象之一的古琴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会促进对地方音乐文化、特别是常熟古琴文化的了解。该课程也是对所学者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重要补充,对培养学习者的人文情怀、具有主动关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者主动适应社会音乐文化生活、培养健全人格具有促进作用。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课程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古琴艺术的理解与阐发,使课程内涵更为厚重、课程内容更为丰富、课程视野更为开阔;同时,突出依傍常熟本地资源和深厚文化积淀,聚焦历史上有显著地位和深远影响的“虞山琴派”,这是其他同类课程乃至同主题课程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课程教师团队由本校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与常熟虞山琴社的骨干组成,业务能力强。
本课程还有望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特色、产生影响力辐射力:1.可进一步完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2.可作为“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本课程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的树立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彰显出常熟理工学院一贯的“校地互动”的传统优势。
1、了解古琴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中的地位;
2、了解古琴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历史上的著名琴人、琴曲、琴器、琴谱、琴派;
3、初步了解古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4、鉴赏古琴名曲;
5、了解古琴制作(斫琴)的基本步骤。
6、了解虞山琴派在古琴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了解虞山琴派的领军人物及其代表琴谱、代表曲目、琴学思想。
1、具备初步的人文知识和中国历史常识;
2、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3、关注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王小龙著.图说古琴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4.4.
章华英著. 古琴.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03.
林晨编著. 古琴.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04.
郭平著. 古琴丛谈.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5.10.
【瑞典】林西莉著;许岚,【瑞典】熊彪译. 古琴.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薄克礼著. 中国琴歌发展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05.
刘承华等著. 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 江苏地区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1.
殷丽萍主编;常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虞山文化流派. 扬州:广陵书社, 2013.12.
Q : 我不会弹古琴,甚至不会乐器,可以选修该课程吗?
A : 可以。该课程是一门人文艺术类知识介绍课程,技法介绍只占该课程很小一部分内容,不影响整体学习进程。
Q : 这门课程会占用我很多课外学习时间吗?
A : 不会的,只要每周学习2-4小时就足够了,其中也包含了完成每单元测验所用的时间。
Q : 该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A : 该课程是常熟理工学院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其他高校也可参照。
Q : 该课程学习方式是什么,每周都要去教室上课吗?
A : 不是,该课程跟其他爱课程、尔雅课程一样,都是每学期只要在线上学习,完成单元测验即可。常熟理工学院校内学生另有三次线下上课时间,具体时间由任课老师到时通知。所以该课程对学习的自律性要求比较高,当然老师也会及时提醒大家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Q : 该课程最后的考试需要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室,闭卷考试吗?
A : 不需要。考试与平时单元测验一样,都是在线上进行,只是题量比平时稍大一些而已。50分钟之内完成即可。
Q : 我想跟老师或者同学进一步交流古琴的相关知识怎么办?
A : 中国大学慕课设有讨论区,老师和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可以随时讨论,发表意见,就像网络跟帖一样方便。也还可以联系任课老师当面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