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学前教育学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13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16周 已有 45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67)
spContent=《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它涵盖了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理论及其学前儿童的一般教育活动规律。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它涵盖了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理论及其学前儿童的一般教育活动规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它涵盖了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理论及其学前儿童的一般教育活动规律。

《学前教育学》连接着《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等课程。《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中的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知识是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基础,并能在学习《学前教育学》过程中得以应用。同时,《学前教育学》又是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等课程的直接理论基础和能力基础。《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并贯穿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通过学习《学前教育学》,能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形成运用理论分析和指导学前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乐意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

3.《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内容凸显针对性与适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内容既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精神相一致,又体现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幼儿为本、擅长保教,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城乡幼儿园及相关机构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通过案例教学、虚拟情境、网络资源等方式大量展示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境,以提高学生将教育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课程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针对性。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并结合幼教实践,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高尚的师德,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初步的学前教育工作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学前教育的意义2.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与特征3.熟悉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历史4.了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5.掌握部分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能力目标:1.解释学前教育的含义2.描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1.引向儿童人性本真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概述
2.幼儿需要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3.学前教育史话(一)——西方学前教育的形成
4.学前教育史话(二)——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5.学前教育史话(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史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2.掌握早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3.了解基于早期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原则 能力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1. 政治决定学前教育方向——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2. 经济助力学前教育发展——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3. 文化提升学前教育品位——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4. 人口充实学前教育主体——人口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5. 多元合力促发展——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6. 身心成长有特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7. 教学相长趣童年——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2.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分类3.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能力目标:1.正确把握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含义2.能够正确分析并初步运用学前教育的目标分类
1.你知道我国的教育目的吗——教育目的概述
2.你了解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吗——学前教育目标概述
3.“社会”VS“儿童”——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4.学前教育目标如何分层——学前教育目标的结构
5.畅游世界之美法德——美国、法国、德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6.畅游世界之日英瑞——日本、英国、瑞典的学前教育目标
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2.基本掌握幼儿全面发展的内容和幼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途径。 能力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学前儿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方法。
1.为什么要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2.德育处于什么地位——学前儿童德育
3.智育重要吗——学前儿童智育
4.体育要如何开展——学前儿童体育
5.美育到底是什么——学前儿童美育
第五章 学前儿童与教师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儿童观演变的一般过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2.理解学前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其角色定位,知道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和途径3.掌握新型师幼关系的内涵,熟悉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能力目标:1.解释儿童观、教育观的概念2.运用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反思幼儿教师成长中的一些基本问题3.在教育实践中,能逐步和儿童建立起良好关系
1.孩子是小大人吗——古代、近代的儿童观
2.孩子有内在的生命力吗——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3.孩子是中心吗——杜威的儿童观
4.幼儿教师是专业人员吗——幼儿教师的内涵及劳动特点
5.幼儿教师有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6.师幼相处不简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2.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形式,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3. 了解学前教育的几种课程模式及各自的优缺点4. 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1. 树立让环境说话的课程观念,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的隐性课程2. 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3. 会根据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制订各年龄班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4.会对各年龄班的活动进行课程设计并 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价
1.从课程到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2.“不一样”的课程——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3.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蒙台梭利课程方案
4.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二)——瑞吉欧教育体系
5.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三)——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2.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级教学原则和指导策略等,设计并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1.幼儿园里干些啥——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2.幼儿园里上课吗——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3.我们不是小儿科——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4.小小活动讲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要素
5.教学活动有方法——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6.活动设计有策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
7.教学计划有结构——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8.学着上好一节课——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9.师幼成长看得见——幼儿园教学评价
第八章 幼儿园的游戏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幼儿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 能力目标:1.掌握幼儿游戏的分类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及主要功能。2.掌握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
1.我们最爱玩游戏——学前游戏概述
2.我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与儿童发展
3.我们玩的花样多——学前游戏的分类
4.你“会”陪我玩吗——游戏指导概述
5.我们在玩过家家——角色游戏的指导
6.一起来搭积木吧——结构游戏的指导
7.我是小小戏剧家——自发性戏剧游戏的指导
8.我们一起比一比——规则游戏的指导
第九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日生活的含义及教育意义。2.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掌握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内容与要求及组织原则。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实际,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2.能够营造对幼儿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心理环境。
1.我们在园一整天——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2.好习惯养成有门道——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指导的原则与方法
3.好习惯养成记(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组织与指导(上)
4.好习惯养成记(二)——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组织与指导(下)
第十章 幼儿园环境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类型、意义、特点及创设的原则。2. 掌握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营造对幼儿发展形成积极影响的心理环境。
1.理想中的幼儿园——幼儿园环境概述
2.环境创设有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3.墙面创设有要求——幼儿园班级墙面的创设
4.活动区创设有讲究——幼儿园班级常设活动区的创设
5.户外环境有乐趣——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
6.心理环境有滋养——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小学的教育衔接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2.了解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意义。3.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意义、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当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掌握学前教育衔接的方法。
1.家园共育成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2.入园焦虑有办法——如何帮助幼儿尽快入园适应
3.幼小衔接稳过渡——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与衔接
4.共享互助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与衔接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本课程配套教材:

滕飞.学前教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注:教材在出版社官网、京东、当当网、淘宝网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其他可参考书目:


1.杭梅.学前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崔爱林,赵红芳.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虞永平,王春燕.学前教育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姚伟.学前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期刊推荐:

《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期刊。


网站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官方网站、幼儿教师网、中国知网等。


行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关于大家关心的本课程相关证书: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1+X”幼儿照护证书的获得。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 位授课老师
滕飞

滕飞

教授

蔡盈

蔡盈

讲师

俞芳

俞芳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