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印刷设计与制作能力。先修课程为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后续课程为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以“印刷品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课程安排——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群特点”展开
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的“互动教学”为主
教学形式——以“任务训练”方式导入教学
发展形态——关注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
3、课程目标
3-1知识目标
了解印刷发展的基本历史与当今现状;了解印刷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分类;了解印后加工的基本种类及其工艺;理解传统木版印刷、热转印印刷、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熟悉印刷的基本分类及其作用;熟悉平版印刷的工作流程及其特点;掌握印前设计的色彩管理技术;掌握印前设计的文字与图像应用规范;掌握印前设计的套准与裁切规范及其技术;掌握印前设计的包装模切稿绘规范及技术。
3-2能力目标
能够承担广告印刷的各项印前设计工作任务;能够协同和有效监督相关印刷部门完成印品的有效印刷。
3-3素质目标
培养对设计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力;树立优良的专业和职业道德形象;形成正确的工艺与技术的价值观;锻炼不怕吃苦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本课程技术与经验含量高,工艺性流程性强,各个流程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隔离,故结合计算机制作与设计演示、流程视频、实物教具、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势实施教学。
2.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实践作为教学补充。
3.概念导入——学生带着问题、想法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动手操作。
4. 互动式教学解决课程效果评价问题:
同学之间座谈、互评,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客观化,发现每位同学的优点。
印刷发展史;印刷纸张种类与规格;印前软件操作;木版印刷工艺;热转印印刷工艺;
丝网印刷工艺;数码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种类。
1. 《印刷工艺》,王利婕-主编, 2016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指定教材。
2.《印刷工艺与实训》 李娟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高职高专艺术学门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2015年9月;
3.《个性化开店指南-热转印开店》 吴敏 王睿 主编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3年06月;
4.《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册)》 张道一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05月。
1.《印务设计与制作》课程初期,让大家在课余时间自我学习有关印刷的历史发展,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
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每个时代不同印刷的历史,补充相关知识点。
2.《印务设计与制作》课程(传统木刻版画印刷)大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没?
木纹与刀法的走势很难刻的统一,想刻细线的部分难以表达。
3.丝网印刷阶段正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对已逐渐变得不恰当的位置关系要尽早予以纠正,以免出现数值故障
2)印刷过程中纸堆也有可能会逐渐跑位,使它相对于侧规定位板的位置变得不恰当,需要及时予以纠正。
3)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印刷之后,需要停机清洗橡皮布。
4)随着印刷的进行,要注意及时补充油墨。
4.如何根据印刷色标调配专色墨?
调墨是按色料减法原理混合得到的,颜色明度低,饱和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