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通过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优势品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通过课程的学习构筑个人更为强大的心理防线,提升幸福力。一起来学习吧,共创美好蓬勃人生!
2.这门课的主题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达成幸福生活的新兴学科。课程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幸福出发,围绕“一个中心(幸福)五种元素(情绪值、福流时刻、生命的意义、成就感、人际关系)三个基本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组织)“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三大模块:持续幸福力、积极人格健心成长、积极实践等内容的学习来构筑更为强大的心理防线,提升幸福力,活出更为美好的人生。
3.你将收获什么?
课程学习完毕可掌握: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
(2)获得打开持续幸福力的五把锁:管理情绪、人际关系的处理、投入或专注、人生意义、成就感;
(3)认识自我、悦纳别人:通过各种人格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来探索优势品格,挖掘自身潜力,更好自我成长;
(4)活出最乐观的自己,通过习得性乐观理论的学习和ABCDE模式的实践,逐渐让自己更乐观、自信;
(5)让正念滋养你的生命,学会应用正念技术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6)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爱情。
4 这门课的特色和亮点
(1)教学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优化、体现校地多方合作;教师们既有理论和实践兼具的本校资深教师,也有来自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前沿专家,还有一位是资深的社会积极心理学推动者,团队中的技术工程师更是给了课程运行有力的保障;
(2)教学设置上注重循序渐进,三大教学模块(如何获得持续幸福力、探索积极人格健心成长、积极实践达成美好人生)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让学习者更为有效学习。
(3)教学内容上除了传统的视频和ppt、讨论等环节,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每个章节均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拓展学习等,同时设置了深度学习和专家引领的follow me环节,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行开发的“fine健心你我同行”小程序,小程序由立flag打卡、许愿池、测量广场等板块组成,不仅培育学习者自律的优势品格,还给学习者提供践行幸福的线上社区环境。同时充分应用平台的作业和测验等设置及时验证学习效果,还更加注重利用平台的公告功能,开展预备周相互认识、开展教学需求调查、收集课程建议、周总结、精彩讨论分享等构建线上团体学习氛围。
知识目标: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一个中心(幸福)、五种元素(情绪值、福流时刻、生命的意义、成就感、人际关系)、三个基本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组织)所涵盖的基本知识,能够将这些运用到自身人格的探索和成长中。
技能目标:通过三件好事(积极情绪的提升)、感恩拜访、欣赏式探询、习得性乐观、解释风格、正念技术等的训练和实践,具备将人格探索和自我成长、心理防线建设的技能用于自身个体对幸福的实践并积极传播。
素质目标:能够提炼“积极心理、美好人生”等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提升积极情绪、铸就积极人格、共筑积极组织的正确人生观。
具有基础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学习有效提升自身的幸福力!
1 黄芳,李红玉. (2024)积极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 刘翔平.(2018)积极心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彭凯平.(2016)吾心可鉴 澎拜的福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 C.R.斯奈德和沙恩·佩斯.(2013)积极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5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2017)心流.北京:中信学出版社
6 马丁·利格曼等.(2015).教出乐观的孩子.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7 马丁·利格曼.(2012).持续的幸福.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8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2010)积极情绪的力量.王瑁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9 泰勒·本-沙哈尔.(2013)幸福的方法.汪冰.刘骏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10 Alan Carr著.(2013)积极心理学.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1 曾光,赵昱鲲.(2018).幸福的科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2 任俊.(2012)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3 樊富珉.(2015)结构式团体辅导雨咨询应用实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2016)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北京:工业出版社
15 谭全万,郭朝辉.(20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方法.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