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心理学导论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18日 ~ 2024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3213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66)
spContent=本课程将以精要简约的课时为你勾勒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助你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历程,以及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知识范畴。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你能学会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积极应变,做一个幸福的进取者。
本课程将以精要简约的课时为你勾勒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助你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历程,以及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知识范畴。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你能学会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积极应变,做一个幸福的进取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无论你研习何种专业或将来计划从事什么职业,心理学与你息息相关。这门导论性质的心理学课程主要讲授心理的生理和文化基础,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情绪和动机过程,人格评估与人格障碍,社会心理机制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将了解心理科学的历史脉络,掌握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会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视角认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并能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解释日常心理现象并优化日常生活。总之,这门课程将有助于你了解和理解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基本原理,并帮你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

授课目标

向初学者介绍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求知的方法,帮助初学者搭建普通心理学的知识框架和认知图式,培养初学者应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基本方法认识世界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课程大纲
心理学概述
课时目标:了解一门课程的通用学习方法“SQ3R”;从宏观上把握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证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学科目标、理论支柱、研究方法和科研伦理。
1.1 知识学习与方法
1.2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3 心理学的六大理论观点
1.4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伦理问题
心理的发展
课时目标:理解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2.1 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与环境
2.2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3 认知发展
2.4 社会性发展
认知过程(上):信息的输入
课时目标: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感觉和知觉过程;掌握感觉、知觉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进而认清人类意识受前端输入的影响而存在的局限性。
3.1 感觉的基本概念
3.2 感觉的重要性及应用
3.3 知觉的基本概念
3.4 知觉的形成过程及功能
认知过程(下) : 信息的贮存、提取与加工
课时目标:了解信息如何在大脑中被贮存、提取和加工,从而对人类的记忆、思维、决策等心理过程有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提升认知效率的门道。
4.1 记忆概述
4.2 记忆的基本过程与遗忘
4.3 思维与问题解决
动机过程
课时目标:了解动机与行为的关系;理解三种常见的心理动机: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理解四种心理学流派对人类行为的生发机制的认识。
5.1 动机概述
5.2 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
5.3 几种动机理论
情绪过程
课时目标:了解情绪的本质和生发机制;了解生活压力引发的情绪反应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调控情绪,提升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6.1 情绪的本质
6.2 情绪的表达
6.3 几种情绪理论
6.4 生活压力引发的情绪反应
6.5 情绪调节方法
人格心理学
课时目标: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成因;了解人格测评的基本方法;了解人格异常的常见形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各如其是的个体,学会知人识人,塑造健全人格。
7.1 人格结构
7.2 人格动力理论
7.3 人格特质理论
7.4 人格测评
7.5 人格异常
社会心理学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情景中常见的嫉妒、从众、印象管理与自尊维护等社会心理现象,进而更好地理解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其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模式有何特别的运作规律,进而体悟如何在人群中理性地坚守,良性地互动,顺势而为,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8.1 嫉妒心理
8.2 从众效应
8.3 印象管理
8.4 自我与自尊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心理学初学者准备,对心理学有求知欲者皆可前往学习。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心理学导论(第三版). 黄希庭,郑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2]现代心理学(第二版).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3]心理学.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作者),黄希庭(译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1月

[4]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 (Richard J. Gerrig)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Zimbardo) (作者), 王垒 (译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1月


电子科技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曾维希

曾维希

教授

李媛

李媛

博士 教授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崔茜

崔茜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