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全科规划
遥感原理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1日 ~ 2025年07月14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21周 已有 588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71)
spContent=“遥望地球,感知天地”。遥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科技领域之一,从服务国家决策到便利人们生活,都有它的身影。运用和研究遥感,离不开相关基础知识。《遥感原理》课程将沿着物理基础-平台与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应用与发展这一主线,较为全面地讲授遥感基础知识,为学员运用遥感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遥望地球,感知天地”。遥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科技领域之一,从服务国家决策到便利人们生活,都有它的身影。运用和研究遥感,离不开相关基础知识。《遥感原理》课程将沿着物理基础-平台与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应用与发展这一主线,较为全面地讲授遥感基础知识,为学员运用遥感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遥感原理》是工学类本科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理学类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课程内容不但涉及到诸如数学、物理学、地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而且融入了电子学、光学、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与知识。同时,该课程也是《资源环境遥感》、《遥感综合实验》等后续课程和高阶课程《遥感物理》等课程学习的先修课程,是学员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深造或工作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判读与分类、遥感应用等内容,使学员掌握遥感基础知识与技能。内容上按章节间的共性划分为五个专题,共计九章,包括绪论、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在骨干内容上,共设计为32个知识点。本课程不仅强调学员对遥感物理基础、几何与辐射校正、遥感图像分类等传统关键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还要求对平台与传感器、典型应用等具有深刻的理解,并了解无人机遥感等新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文字、插图、表格、动画、视频多媒体手段,吸引学员的兴趣,帮助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

授课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不仅能够对遥感物理基础、几何与辐射校正、遥感图像分类等传统关键知识点融会贯通,还要求对平台与传感器、典型应用等具有深刻的理解,并了解无人机遥感等新知识,从而为利用遥感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第1章 绪论

第一课时 “遥感”概念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

第二课时 遥感门类及遥感发展简史

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上)

第一课时 电磁波谱和电磁辐射的度量

第二课时 黑体辐射三大定律

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三课时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基础

第四课时 植被反射率波谱特性曲线

第五课时 土壤水体反射率波谱特性曲线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1次研讨(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2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第一次研讨题目

第一次研讨参考(学生制作的PPT)

第3章 遥感平台(上)

第一课时 遥感平台的种类

第二课时 卫星轨道

第3章 遥感平台(下)

第三课时 陆地卫星

第四课时 气象卫星、海洋卫星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2次研讨(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3章-遥感平台)

第二次研讨题目

第二次研讨参考(学生制作的PPT)

第4章 遥感传感器(上)

第一课时 传感器的组成结构

第二课时 摄影成像类传感器

第4章 遥感传感器(下)

第三课时 扫描成像类传感器

第四课时 微波遥感与成像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5章 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

第一课时 遥感图像空间/时间/辐射/光谱分辨率及遥感图像彩色合成

第二课时 遥感图像的存储基本格式及图像处理系统简介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1次上机实验内容(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5章-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

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参考

第一次上机实验视频演示

第一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上机实验数据

上机实验数据说明与下载

第3次研讨(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5章-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

第三次研讨题目

第三次研讨参考(学生制作的PPT)

第6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上)

第一课时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

第二课时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1

第6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下)

第三课时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2

第四课时 遥感图像的自动配准和镶嵌

第六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2次上机实验内容(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6章-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 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参考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 第二次上机实验视频演示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 第二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第4次研讨(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6章-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第7章-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

第4次研讨题目

第4次研讨参考(学生制作的PPT)

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上)

第一课时 辐射误差来源

第二课时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1

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下)

第三课时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2

第四课时 遥感图像的辐射增强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单元作业

第3次上机实验内容(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7章-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

第3次上机实验报告参考

第3次上机实验视频演示

第3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第3次上机所需实验数据

第8章 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上)

第一课时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第二课时 遥感图像数据统计特征

第8章 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下)

第三课时 遥感图像非监督聚类

第四课时 遥感图像监督分类

第五课时 遥感图像分类后评价

第八章单元作业

第八章单元测验

第4次上机实验内容(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8章-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

第4次上机实验报告参考

第4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第5次研讨(辅助学习材料,对应课程第8章-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

第5次研讨题目

第5次研讨参考(学生制作的PPT)

第9章 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

第一课时 土地覆被变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监测

第二课时 无人机遥感、中国遥感的发展

第九章单元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或类似课程)

参考资料

1.梅安新, 彭望琭, 秦其明, 刘慧平. 遥感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彭望琭, 白振平, 刘湘南, 曹彤. 遥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 孙家抦.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4. 李小文, 刘素红. 遥感原理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8.

5. 赵英时.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03.

6. 梁顺林著, 范闻捷等译. 定量遥感. 科学出版社, 2009.

7. 学术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等.

8. 遥感类机构网站: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欧洲空间局(ESA)、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中国国家航天局、国家遥感中心等.

常见问题

Q:除了“预备知识”中所列出的先修课之外,我还需要其它课程基础吗?

A:高等数学是必须的。此外,如果你学习了大学物理方面的课程,将有助于对遥感物理基础部分的理解。如果你学习了电子电路方面的课程,将有助于对传感器部分的理解。考虑到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后二者不是必须的。

 

Q:遥感物理基础部分较难,有什么好的办法掌握?

A:本课程已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另外,建议:1)多查阅本课程所列出的参考资料中的教材(尤其是遥感物理基础部分);2)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基本知识;3)尝试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或计算,演练基础知识部分,例如,可以计算黑体的分谱辐射出射度(或光谱辐亮度)。

 

Q:本课程设计了上机吗?

A: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本课程没有设计该环节。

在电子科技大学每年秋季学期开设的《遥感原理》线下课程中,安排有4个上机环节,包括遥感图像的基本处理、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分类。为了便于学员们自学,本课程上传了上述4次上机环节的实验指导书等材料。学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网络下载常见的卫星遥感图像,并在ENVI/IDL环境中进行上机操作。

 

Q: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是怎样的?

A:本课程安排了32个知识点,在内容上大致对应线下课程的32个学时。线上课程中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间安排在10-20分钟左右。学员提问则通过MOOC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进行。此外,学员们还需要抽出一些时间完成相关章节的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


Q:本课程还提供了其他的学习材料吗?

A:是的。课程团队承担了电子科技大学每年秋季学期开设的《遥感原理》线下课程。因此,已将线下课程的两方面资料上传,供学员们学习,包括:1)5次研讨环节的相关材料;2)4次上机环节的相关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周纪

周纪

教授

曹入尹

曹入尹

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