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课程分为大学物理I和大学物理II。大学物理II包括三部分内容: 热学,电磁学和量子物理。
第一章 统计物理(气体动理论)
1.0 篇序 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热力学系统的理想模型与描述参量
1.2 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微观实质
1.3 自由度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1.4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1.5 玻尔兹曼分布
1.6 理想气体的平均自由程
测验1-第一章 统计物理(气体动理论)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典型热力学过程
2.2 循环过程与卡诺循环
2.3 热力学第二定律
2.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测试2-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静电学
3.1 电场 电场的描述
3.2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3.3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3.4 静电场中的导体
3.5 电介质
3.6 电容和电容器
3.7 静电场的能量
测验3-第三章 静电学
第四章 静磁学
4.1 磁现象的电本质
4.2 比奥-萨伐尔定律
4.3 静磁场的高斯定理
4.4 安培环路定理
4.5 介质静磁学
4.6 铁磁性
4.7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测验4-第四章 静磁学
第五章 变化的电磁场
5.1 电磁感应定律
5.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5.3 自感与互感
5.4 磁场能量
5.5 位移电流
5.6 麦克斯韦方程组
5.7 电磁波
测验5-第五章 变化的电磁场
第六章 早期量子论
6.1 早期量子物理的建立:黑体辐射
6.2 量子概念的推广: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6.3 能量子观念的验证:康普顿散射
6.4 玻尔氢原子理论
6.5 激光与激光器
测验6-第六章 早期量子论
第七章 量子力学基础
7.1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7.2 不确定关系
7.3 薛定谔方程
7.4 一维无限深势阱
7.5 势垒贯穿
7.6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7.7 多电子原子
测验7-第七章 量子力学基础
高等数学,力学、光学等
《大学物理学(上)(第二版)》, 滕保华等编,科学出版社, 2017年
《大学物理学(下)(第二版)》 , 孙云卿等编,科学出版社, 2017年
《大学物理学学习指导》(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