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自动控制原理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3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5周,共18周 已有 20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0)
spContent=自动控制原理是基于大类人才培养目标、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求而开设,是自动化大类培养中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是基于大类人才培养目标、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求而开设,是自动化大类培养中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课程讨论了如何从时域、复域和频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如何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要求校正控制系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进而为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提供所必须的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授课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锻炼,使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实验技能,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系统辅助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

课程大纲

第1周 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述

1.0 导论

1.1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控制系统分类(一)

1.3 控制系统分类(二)

1.3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1.4 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及本课程任务

第一章测试

第2周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1

2.0 导论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一)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二)

2.2.1传递函数

2.2.2典型环节

2.3.1方框图的组成及等效变换(一)

2.3.1方框图的等效变换(二)

2.3.1方框图的等效变换(三)

2.3.1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四)

第3周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2

2.3.2方框图简化求传递函数(一)

2.3.2方框图简化求传递函数(二)

2.3.3几个基本概念及传递函数(一)

2.3.3几个基本概念及传递函数(二)

2.3.4方框图的绘制

2.4.1梅森公式(一)

2.4.1梅森公式(二)

2.4.1梅森公式(三)

2.4.2信号流图及其等效变换(一)

2.4.2信号流图及其等效变换(二)

第二章测试

第4周 第三章 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1

3.1 导论及系统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一)

3.1 系统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二)

3.2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一)

3.3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二)

3.3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三)

3.3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典型例题及单位脉冲响应

3.4高阶系统时域分析

3.5.1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第5周 第三章 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2

3.5.1劳斯判据(一)

3.5.1劳斯判据(二)

3.5.1劳斯判据(三)

3.5.1劳斯判据的应用

3.5.2赫尔维茨(Hurwitz)稳定判据

3.6.1稳态误差 (一)

3.6.1稳态误差 (二)

第6周 第三章 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3

3.6.2终值定理求解稳态误差

3.6.3静态误差系数求解稳态误差(一)

3.6.3静态误差系数求解稳态误差(二)

3.6.4动态误差系数和长除法求解稳态误差

3.6.5通用公式法求解稳态误差

3.6.6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一)

3.6.6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二)

第三章测验

第7周 第四章 线性系统根轨迹法1

4.0导论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4.2.1.绘制18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二)

4.2.1绘制18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三)

4.2.1绘制18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四)

第8周 第四章 线性系统根轨迹法2

4. 2.1绘制18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五)

4. 2.1绘制18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六)

4.2.2根轨迹绘制例题(一)

4. 2.2根轨迹绘制例题(二)

第9周 第四章 线性系统根轨迹法3

4.3 0°根轨迹绘制方法(一)

4.3 0°根轨迹绘制方法(二)

4.3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

4.4 参量根轨迹绘制方法(一)

4.4 参量根轨迹绘制方法(二)

第四章测验

第10周 第五章 线性系统频域分析1

5.1 线性系统频域分析导论

5.2 nyquist图(一)

5.2 nyquist图(二)

5.2 nyquist图(三)

5.2 nyquist图(四)

5.3 bode图典型环节(二)

5.3 bode图典型环节(一)

5.3 bode图典型环节(三)

5.3 bode图典型环节(四)

第11周 第五章 线性系统频域分析2

5.3 bode图求传递函数

5.3 系统bode图的绘制

5.3 最小相位系统

5.4.1 nyquist图稳定判据及其相对稳定性(一)

5.4.2 nyquist图稳定判据及其相对稳定性(二)

5.4.3 nyquist图稳定判据及其相对稳定性(三)

5.4.4 nyquist图稳定判据及其相对稳定性(四)

5.4.5 bode图稳定判据

5.4.6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及稳定裕度

5.5 闭环系统频率特性图

5.6 开环频率特性与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

第五章测试题

第12周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1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2

6.2 串联超前校正1

6.2 串联超前校正2

6.2 串联滞后校正3

6.2 串联滞后校正频域法的步骤

第13周 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6.2 串联校正方法的比较

6.2 串联期望频域特性法校正

6.3 PID控制器1

6.3 PID控制器2

6.3 PI及PID控制规律

6.4 反馈校正

6.5 复合控制

第六章测验

第14周 第七章 离散系统

7.3 Z变换定义

7.3 Z变换的方法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4 离散系统传递函数

7.5 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1

7.5 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2

7.6 离散系统稳态误差

7.1 线性离散系统基本概念

7.2 信号采样与保持1

7.2 信号采样与保持2

第15周 第八章 非线性系统

8.1 非线性系统导论

8.2 典型非线性系统特性1

8.2 典型非线性系统特性2

8.3 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法1

8.3 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法2

8.3 非线性系统的等效变换及描述

8.3 非线性系统结构图的简化

8.4 自持振荡

第八章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微积分I、微积分II、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I、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

参考资料

(一)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邹见效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参考资料:


1.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科学出版社

2.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3.《现代控制系统》,R.C. 多尔夫, Richard C. Dorf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十一版

4. 《现代控制工程》(第五版), Katsuhiko Ogata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注:期末考试将于12月16号进行(考试通道开放时间持续1周左右)

常见问题

学习该课程的同时,建议自学MATLAB等数学工具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电子科技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邹见效

邹见效

教授

凡时财

凡时财

教授

李瑞

李瑞

教授

推荐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不挂科-3小时学完自动控制原理

猴博士爱讲课

114363人参加

模电不挂科-5小时学完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

猴博士爱讲课

201302人参加

电路期末高分/考研-8小时精讲电路/电路分析

长安老师

2928人参加

电工学不挂科-4小时学完电工学(上)

猴博士爱讲课

20889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