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国际贸易学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际贸易》课程见证国际贸易的历史演进,发现国际贸易运行规律,讲授国际贸易政策和规则,解释贸易利益及其决定因素,解读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欢迎加入我们。
国际贸易学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际贸易》课程见证国际贸易的历史演进,发现国际贸易运行规律,讲授国际贸易政策和规则,解释贸易利益及其决定因素,解读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欢迎加入我们。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政府该如何管理对外贸易?贸易政策与规则制定的依据是什么?自由贸易比贸易保护对各国更有利吗?国家间的贸易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家建立起国际贸易的知识构架和体系,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的内容、制定依据及适用条件;以期扩展修课者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和国际贸易课程的高等学校之一。国际贸易课程于2005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2016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教学团队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国际贸易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学团队成员主编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原理》分别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体系完备、内容充实,教学团队成员具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得到了校内外学生与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一直关注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之中的前沿问题,引领它们的研究。国际贸易课程密切跟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实现教学内容、方法、资源的与时俱进,通过课堂内外的正规教育和在职教育已经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大批奋发有为的国际经贸人才。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历史演进,通晓国际贸易运行规律,理解贸易利益及分配的决定因素,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和规则及制定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现代思维、分析与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中经常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建立知识储备。(3课时)
1.1 关于国际贸易课程
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2.1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2.2 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1.2.3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1.2.4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
1.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3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3.1 与总量相关的基本概念
1.3.2 与结构相关的基本概念
国际分工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含义、产生与发展、类型和影响因素。(2课时)
2.1 国际分工概述
2.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2.1.2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2.1.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2.2 国际分工的分类
2.2.1 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混合型分工
2.2.2 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2.3 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
2.3.1 自然因素
2.3.2 社会因素
2.3.3 科技因素
2.3.4 制度因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世界市场构成与运行、市场开拓方式与交易方式、市场竞争力指标、世界市场价格类型与贸易条件种类等内容。(2课时)
3.1 世界市场构成与运行
3.1.1 世界市场的概念
3.1.2 世界市场的构成
3.1.3 世界市场的开拓方式与交易方式
3.2 世界市场竞争力指标
3.2.1 贸易专业化系数
3.2.2 出口业绩相对指数
3.2.3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数
3.3 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3.3.1 “自由市场”价格
3.3.2 “封闭市场”价格
3.4 贸易条件
3.4.1 净贸易条件
3.4.2 收入贸易条件
3.4.3 单因素贸易条件
3.4.4 双因素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及代表性理论的核心观点。(4课时)
4.1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4.1.1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问题
4.1.2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框架
4.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2.1 绝对优势理论
4.2.2 比较优势理论
4.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3.2 “四论一谜”
4.3.2 要素禀赋论
4.3.3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3.4 里昂惕夫之谜
4.4 新贸易理论
4.4.1 规模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4.4.2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4.4.3 产品差异化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贸易政策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掌握各种政策的主要目的、内容、形式,以及不同政策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3课时)
5.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5.1.1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目的
5.1.2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演变及主要影响因素
5.1.3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5.2 重商主义
5.2.1 重商主义的含义
5.2.2 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与措施
5.2.3 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5.3 自由贸易政策
5.3.1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
5.3.2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
5.3.3 自由贸易政策理论依据
5.4 保护贸易政策
5.4.1 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提出
5.4.2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5.5 超保护贸易政策
5.5.1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含义
5.5.2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5.5.3 对外贸易乘数论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1 贸易自由化
5.6.2 新贸易保护主义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各种对外贸易措施,如关税、非关税等措施的具体内容、适用条件及运用方法,深入理解各种贸易措施对本国及贸易伙伴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4课时)
6.1 国际贸易措施概述
6.2 关税措施(一)关税类型
6.2.1 关税含义
6.2.2 关税的征收方法
6.2.3 关税的类别
6.3 关税措施(二)关税保护程度
6.3.1 关税名义保护率
6.3.2 关税有效保护率
6.3.3 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区别
6.3.4 关税有效保护率的政策意义
6.4 贸易救济措施:两反一保
6.4.1 反倾销税
6.4.2 反补贴税
6.4.3 保障措施
6.5 非关税措施(一)进口数量限制
6.5.1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6.5.2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6.5.3 非关税措施的类别
6.5.4 进口数量限制措施
6.6 非关税措施(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6.6.1 TBT
6.6.2 SPS
区域经济一体化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发展特点、欧盟一体化进程、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理论与观点。(2课时)
7.1 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与形式
7.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7.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7.1.3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7.2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盟
7.2.1 欧洲一体化渊源
7.2.2 欧洲一体化进程
7.2.3 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
7.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7.3.1 关税同盟理论
7.3.2 共同市场理论
世界贸易组织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认识与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等,对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把握。(3课时)
8.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
8.1.1 宗旨
8.1.2 职能
8.1.3 组织结构
8.1.4 与GATT的联系与区别
8.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8.2.1 非歧视原则
8.2.2 自由贸易原则
8.2.3 公平贸易原则
8.2.4 透明度原则
8.2.5 对发展中国家优惠的原则
8.3 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与权利义务
8.3.1 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
8.3.2 中国加入WTO的权利与义务
8.4 多哈发展回合
8.4.1 多哈发展回合谈判的发起与目标
8.4.2 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议题与进程
国际服务贸易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模式、统计方式,掌握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和种类。(3课时)
9.1 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9.2 国际服务贸易模式
9.3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9.3.1 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统计
9.3.2 国际服务贸易的附属机构交易统计
9.3.3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
9.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9.4.1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
9.4.2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特点,掌握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3课时)
10.1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10.1.1 技术与技术贸易的概念
10.1.2 技术贸易存在的困难
10.2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10.2.1 许可证贸易及其分类
10.2.2 其他技术贸易形式
10.3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10.3.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0.3.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10.3.3 知识产权国家单边保护
10.3.4 知识产权国际协定
10.4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10.4.1 TRIPs协定的目标
10.4.2 TRIPs协定的原则
10.4.3 TRIPs协定的内容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相关内容,对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3课时)
11.1 跨国公司概述
11.1.1 跨国公司定义与特征
11.1.2 二战后迅速崛起的跨国公司
11.1.3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11.2.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定义、发展现状及特征
11.2.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动因
11.2.3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形成机制
11.3 关于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11.3.1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
11.3.2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贸易热点专题(一)
课时目标:解读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12.1 开放永远在路上: 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12.2 新质生产力是世界新机遇
国际贸易热点专题(二)
课时目标:解读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13.1 中国开放型经济共轭环流论
13.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国际贸易热点专题(三)
课时目标:解读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14.1 “萨缪尔森陷阱”与中国式“共赢”发展
14.2 中国高水平开放:申请加入CPTPP的利弊辨析
补充阅读
课时目标: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或知识点
1. 1800-1913年美国对外贸易结构
2.增加值贸易概念的意义
3.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4.RCEP解读:货物贸易
5.加拿大对中国汽车挡风玻璃反倾销调查案
6.非关税措施国际分类
7.中国“国家出口战略”-14.5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
8.中美国家战略利益冲突下的贸易摩擦
9.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新征程
10.WTO框架下,中国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1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诞生:谈判代表的冲突
1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诞生:斯大林和马歇尔计划如何促成谈判
1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诞生:艰苦的签署任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
1.张玮,《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2.薛荣久 崔凡 杨凤鸣,《国际贸易》,第七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
3.罗伯特·C·芬斯特拉 艾伦·M·泰勒,《国际贸易》,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网站
1. www.mofcom.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2. www.drc.gov.cn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网
3. www.wto.org 世界贸易组织官网
4. www.unctad.org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官网
期刊杂志
1. 《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主办,月刊
2.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