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立德树人核心,对接岗位需求与职业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及创新能力。 课程采用国产高性能单片机设计案例,融合技能竞赛与1+X证书要求,形成模块化、信息化、本土化特色,对接岗位需求与职业标准,将知识、技能和价值素养全面贯穿,设计为四个篇章(基础篇、应用篇、拓展篇、提高篇),形成适应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结构。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子信息大类下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采用单片机构成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为今后采用单片机构成的应用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通过对国产高性能单片机STC15W4K32S4单片机的剖析,使学生获得有关单片机的硬件、软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编程知识,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分层建设,包含素材、模块、库等不同形式,可实现不同学校和专业的2-4学分课程,适配电气与电子类专业开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现学习者快捷提取资源,满足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拓展学习需要。

由任务引入相关知识,通过实践训练内化知识,掌握硬件设计与编程技能,形成以实践任务为骨架、以技能知识点为内容、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任务驱动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数字资源自主设计,类型丰富、内容多样,与教材内容完全匹配、全覆盖,能够体现行业发展前沿技术,符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

基础篇设计2个任务(初识单片机、如何使用Keil软件和下载程序),通过学习,认识单片机,了解其应用领域,学会使用开发软件。

应用篇设计6个任务(单片机的I/O资源、“重要的”实时处理、“如何做到”时间管理、让数字显示出来、最常见的输入方式、串口通信),通过此篇,学会单片机各种片内资源的应用方法。

拓展篇为应用提高篇,设计4个任务,(AD转换模块的配置及使用、LCD 显示、I2C总线技术及单片机C语言模块化编程),通过学习,具备电子产品完整的制作、装配、调试过程所需的基本素质。

提高篇对接“蓝桥杯”单片机赛项,包含了实践创新案例分析,历年真题解析,每学期会同步补充。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STC15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和C语言控制程序的学习,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具备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生产和维护的能力。

素质目标:树立科技报国、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价值观与职业素养。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具备基本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

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

肖春华,黎杨梅.《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版)(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推荐学习参考资料:

参考书籍:

1.曹华,林勇坚.单片机技术与应用项目式教程(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

2.王静霞.单片机应用技术(第5版)[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

3.唐振,余茂全.单片机原理及典型模块(活页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

4.顾亚文,朱千锋,聂莉娟.单片机应用项目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推荐论坛:

1.电子发烧友: bbs.elecfans.com

2.https://www.51c51.com/bbs/

3.https://www.dpj 100.com/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