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3月18日 ~ 2024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528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87)
spContent=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其获奖作品代表了现当代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准。本课程以文化多元主义的全球视野,以切近诺贝尔设置文学奖的初衷、切近历史中的文学现场、切近中国为原则,侧重于对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丶高度的代表性丶广泛的影响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进行鉴赏。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其获奖作品代表了现当代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准。本课程以文化多元主义的全球视野,以切近诺贝尔设置文学奖的初衷、切近历史中的文学现场、切近中国为原则,侧重于对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丶高度的代表性丶广泛的影响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进行鉴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是一门探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经典之美以及人们对这种美的感受的一般规律的课程。本课程以文化多元主义的全球视野,以切近诺贝尔设置文学奖的初衷、切近历史中的文学现场、切近中国为原则,侧重于对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丶高度的代表性丶广泛的影响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进行鉴赏。在鉴赏时,注重知识性与审美性、历史性与现代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一方面,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思想内涵与审美风格的经典性入手,探寻它们对20世纪世界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的生成的意义。另一方面,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地位及其影响效应中去阐明它们对世界文学的思想建构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贡献,揭示其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用中国人的视野、方法、话语去理解和阐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思想建构和艺术表现方式方面的独特贡献,也可以从整体格局上把握20世纪以来人类现代文明在世界文学经典中的意义生成与精神再造。

授课目标

帮助在校大丶中学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认识、了解一些获得世界上最高文学奖的大师的经典作品中的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增进人文素养。

课程大纲

第一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人桥”——赛珍珠的《群芳亭》导读

1.1 跨民族、跨文化的赛珍珠

1.2 生命受困后的获救与再生:《群芳亭》的独特审美价值

1.3 赛珍珠作品的影响与启示

《群芳亭》导读单元测验

第二周:你永远不会被打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导读

2.1传奇的海明威与海明威的传奇

2.2崇高的美——《老人与海》的独特性价值

2.3海明威作品的启示

《老人与海》导读单元测验

第三周:遥远而又凄美的世界——川端康成的《雪国》导读

3.1忧伤唯美的川端康成与川端康成的唯美忧伤

3.2生命的美与虚无——川端康成代表作《雪国》的独特价值

3.3影响与启示

《雪国》导读单元测验

第四周:讨论周

议题一: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当代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

议题二:性别偏见不可能完全消除,因而,对它的抵制还有意义吗?

议题三:海明威式的英雄的孤独是一种幸福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孤独的意义?

议题四:《雪国》中的雪国是理想的乐园吗?你愿意离开繁华的都市世界去这样的乐园定居吗?

第五周:自由·选择·英雄——萨特戏剧《禁闭》导读

5.1萨特的生平简介

5.2《禁闭》的艺术特色

5.3《禁闭》的主题思想

《禁闭》导读单元测验

第六周:一个黑人会飞的现代神话——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导读

6.1 托妮·莫里森与《所罗门之歌》

6.2《所罗门之歌》的故事内涵

6.3《所罗门之歌》的喻指艺术

《所罗门之歌》导读单元测验

第七周:叩问历史的鼓声——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导读

7.1《铁皮鼓》的声誉

7.2《铁皮鼓》中虚构与荒诞的历史

7.3《铁皮鼓》的叙事艺术

《铁皮鼓》导读单元测验

第八周:一条街·一群人·一个世界—— 维·苏·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导读

8.1维·苏·奈保尔与《米格尔街》

8.2米格尔街的众生相

8.3《米格尔街》的叙事艺术

《米格尔街》导读单元测验

第九周:讨论周

议题一:结合《所罗门之歌》谈谈你对非裔美国文学双重文化意识的理解。

议题二:“海特”是《米格尔街》这本小说除了“我”以外另一个贯穿各篇的重要人物,且常常以“海特说”的方式出现。请分析海特以及“海特说”在《米格尔街》中的作用。

议题三:请以《铁皮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为例,分析君特·格拉斯是如何通过荒诞的艺术形式来呈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德国的社会和历史。

议题四:你怎么认识他人的目光?

第十周:高粱地里的生命狂欢——莫言的《红高粱》导读

10.1历史视野中莫言作品的拓展性

10.2狂欢化世界:莫言《红高粱》的独特价值

10.3莫言小说的影响与启示

《红高粱》导读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要求具备一定的中文阅读能力,有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兴趣。

参考资料

赵小琪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赵小琪、王宁宁:《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周明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诺贝尔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毛信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王国荣:《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陈春生:《荆棘与皇冠: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回眸》,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滕浩:《诺贝尔文学奖名作精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刘哲:《最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选读》,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年版。

常见问题

声明:

1.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

2.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武汉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赵小琪

赵小琪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晶

张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跨文化传播博士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方志平

方志平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54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