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认证学习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7月07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21周 已有 385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6)
spContent=系统学习训诂学知识,领略文本解释的奥妙,掌握打开古代典籍宝库的钥匙!
系统学习训诂学知识,领略文本解释的奥妙,掌握打开古代典籍宝库的钥匙!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训诂学”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武汉大学文学院是中国传统小学“章黄学派”的重镇,“训诂学”一直是学院的传统优质课程。由本院周大璞教授主编的《训诂学初稿》是教育部委托编撰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课程教学团队由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骨干教师构成,结构合理,凝聚力强。课程历时多年建设,已故成员卢烈红教授开设本课程30余年。2020年4月课程获批为武汉大学MOOC课程建设项目。

训诂是以语言解释语言,是解释文本的实践,训诂学是研究文本解释的学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提炼知识点,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确立了45讲内容,按知识点将每个板块分解为若干单元,重点突出,内容精炼,实现了训诂学知识的全覆盖。课程主要讲授训诂学的学科性质、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体式、训诂术语、训诂功用等。在讲授中,注重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由古代文本延伸到现代语言生活,使本课程不唯有学术深度,还特别有生活感和时代感。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通过讲授和练习,使学习者系统掌握训诂学基本知识,深入了解训诂内容、方法、体式、术语等,初步形成利用古代注疏读懂古代典籍的能力、运用所学训诂学知识进行字词句考释的能力以及进行训诂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1周 绪论

1.1 训诂释义

1.2 训诂学的性质

1.3 训诂学的起因

第1周单元测验

第2周 训诂的内容(上)

2.1 训诂的内容:解释词义

2.2 训诂的内容:串讲文意

2.3 训诂的内容:分析句读

2.4 训诂的内容:阐明语法

第2周单元测验

第3周 训诂的内容(下)

3.1 训诂的内容:阐明修辞手段和表达方法

3.2 训诂的内容:分析篇章结构

3.3 训诂的内容:诠释成语典故

3.4 训诂的内容:叙事考史

3.5 训诂的内容:文本校勘

第3周单元测验

第4周 训诂方法:形训

4.1 形训的依据及其方式

4.2 形训与本义本字

4.3 形训与笔意笔势

第4周单元测验

第5周 训诂方法:声训与义训

5.1 声训的含义与依据

5.2 声训的具体方式与应注意的问题

5.3 声训的起源与发展

5.4 义训具体方式(一)

5.5 义训具体方式(二)

第5周单元测验

第6周 训诂方法:比较互证

6.1 比较互证概说

6.2 相类似材料

6.3 上下文、方言与通语

6.4 异文、古人名与字

第7周 训诂术语(上)

7.1 释义的术语

7.2 说明通假及与之相关的术语

7.3 声训和说明读音的术语

第8周 训诂术语(下)

8.1说明属别、功用的术语

8.2辨析词义的术语

8.3校勘的术语

第9周 训诂学的现代功用

9.1-服务于词义研究

9.2-服务于古文阅读

9.3-服务于古籍整理

9.4-服务于辞书编纂

第10周 训诂体式

10.1训诂体式概说

10.2注疏的类别与名称(一)

10.3注疏的类别与名称(二)

10.4行文的格式

第11周 训诂要籍

11.1-训诂要籍:说文解字

11.2-训诂要籍:尔雅

11.3-训诂要籍:释名

11.4-训诂要籍:方言

第12周 训诂大师

12.1-训诂大师:毛亨

12.2-训诂大师:孔颖达

12.3-训诂大师:黄侃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文字学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

参考资料

周大璞.2013.训诂学要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周大璞,黄孝德,罗邦柱.2015.训诂学初稿[M].第6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郭在贻.2005.训诂学[M].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

许威汉.2003.训诂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俊英,梁永昌.1989.应用训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新雄.1994.训诂学(上册)[M].修订本.台北:学生书局.

陈新雄.2005.训诂学(下册)[M].修订本.台北:学生书局.

方一新.2008.训诂学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陆宗达.2002.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王宁.1996.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孙雍长.1997.训诂原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琳.2011.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

卢烈红.2006.训诂与语法丛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训诂就是解释字词吗?

A :  解释字词是训诂的核心内容,但不是全部。训诂以文本为对象,除解释字词外,还要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诠释成语典故、叙事考史、校勘文本。

Q :  学习训诂学需要准备哪些工具书?

A :  学习训诂学需要常备《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等工具书,还可以通过“汉典”、“国学大师“、”汉语多功能字库“等网站获取相关字词的解释。

武汉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萧红

萧红

教授

王统尚

王统尚

副教授

肖圣中

肖圣中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