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9日 ~ 2024年12月17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70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7)
spContent=《马克思主义哲学》慕课,共有八个章节四十个知识点,由本课题总负责人袁银传教授、子课题负责人陈世锋副教授组织,袁银传教授(课程负责人)、张乾元教授、李高荣副教授、吴恺讲师、杨偲劢讲师、张萌讲师共同完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慕课,共有八个章节四十个知识点,由本课题总负责人袁银传教授、子课题负责人陈世锋副教授组织,袁银传教授(课程负责人)、张乾元教授、李高荣副教授、吴恺讲师、杨偲劢讲师、张萌讲师共同完成。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部分,主要论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等问题。在世界的物质性部分,主要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和时空、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等问题。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部分,主要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实践的本质与过程、认识的基础与本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等问题。在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作用部分,论述了社会历史中“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历史规律及其实现过程、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部分,主要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主义改革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问题上,结合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的作用问题,主要论述了文化与文明、社会意识及其基本构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等问题。 在关于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上,论述了社会进步及其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内容。

授课目标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基本问题,帮助学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课程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1.1 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1.3 哲学基本流派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
世界的物质性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2 运动、时间和空间
2.3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2.4 意识的能动作用
2.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3.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2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3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3.4 对立统一规律
3.5 量变质变规律
3.6 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1 实践及其本质
4.2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过程
4.3 认识的本质
4.4 认识的辩证运动
4.5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5.1 社会历史中“现实的人”
5.2 现实的人的活动
5.3 历史规律及其实现过程
5.4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5.5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6.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6.2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6.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6.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5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6.6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7.1 文化反思热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7.2 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3 社会意识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
7.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7.5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8.1 社会进步及其评价标准
8.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陶德麟、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常见问题

武汉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袁银传

袁银传

教授

张乾元

张乾元

教授

李高荣

李高荣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044人参加

运动与健康

代方梅

14445人参加

大学生健康教育

余小鸣

17018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60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