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西方哲学史》
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史》是一趟跨越时间的思想之旅,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面对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伦理的根基、知识的来源与边界,以及社会公正的可能性。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你将深入了解塑造当今世界的思想根源,并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围绕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展开,涵盖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与人物。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再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与分析哲学,这门课将带你探索哲学在知识、伦理、政治、宗教和科学领域的深刻思考与争辩。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 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哲学经典和重要论争,你将学会如何提出深刻的问题并进行严谨的论证。
• 历史与文化理解: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形成过程,帮助你在跨文化交流中拥有更加开放和深刻的视角。
• 实践与应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学术探讨,也能为你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如解决问题、逻辑推理、以及道德判断。
• 自我提升:哲学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将启发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提升内在的精神力量。
课程特色与亮点
• 清晰的课程结构:课程以时间为线索,结合专题研讨,既有宏观视野,又注重细节分析
• 经典与当代的融合:不仅学习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尼采等哲学巨匠的思想,也关注当代哲学对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 多元的学习资源:课程结合哲学文本、影视片段和虚拟现实体验,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创新性。
•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每位学生的成长,鼓励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哲学答案。
无论你是哲学爱好者,还是希望培养思维深度的学习者,《西方哲学史》都将是一门让你受益终生的课程。加入我们,开启一场思想的冒险之旅吧!
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从古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的主要发展线索。这包括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典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中世纪哲学的神学倾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及启蒙时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课程的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和思考能力。通过对哲学思想的深入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识别和评估哲学论点的结构和逻辑有效性,以及这些论点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相关性。
最后,课程还旨在通过探索西方哲学如何与科学发展、政治和社会环境产生互动,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学生将有机会领略西方哲学与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冲突,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塑造了全球化时代的哲学思想和实践。
通过完成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不仅掌握西方哲学的核心理论和概念,还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当代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而在多学科和多文化的环境中更有效地沟通和工作。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邓晓芒, 赵林.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 西方哲学史编写组.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3] 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 张志伟.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6]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7]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M]. 贺麟, 王太庆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8] 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M]. 何兆武, 李约瑟, 马元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