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课程是江苏省“十三五“在线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用例设计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流程,具备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职业能力。
学习者完成课程后能达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考证要求,也可为参加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建议学习者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火焰杯软件测试大赛、蓝桥杯软件测试大赛等比赛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课程QQ群,欢迎大家扫描加群,群内会定期发布直播、辅导信息!
知识目标
(1)掌握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2)熟悉软件测试的过程;
(3)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
(5)了解测试管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分析测试需求并设计测试用例;
(2)会撰写缺陷报告;
(3)会使用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
(4)会编写测试计划、测试总结等相关文档。
3.素质目标
(1)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3)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软件质量意识。
【第0周】课程导学
0.1 课程简介
0.2 软件测试的发展
0.3 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分析
【第1周】 软件测试岗位要求
1.1 软件测试人员的职业要求
1.2 认识缺陷
1.3 编写测试用例
【第2-4周】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
2.1 软件测试的原则
2.2 软件测试的分类
2.3 软件测试模型
2.4 软件质量模型
【第5-8周】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
3.1 等价类划分法
3.2 边界值分析法
3.3 判定表法
3.4 因果图法
3.5 场景法
【第9-10周】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白盒测试
4.1 逻辑覆盖法
4.2 基本路径法
【第11周】单元测试工具
5.1 认识单元测试
5.2 使用JUnit进行单元测试
5.3 单元测试企业案例
【第12-13周】自动化功能工具
6.1 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对比
6.2 功能测试工具Selenium
6.3 功能测试工具QTP
【第14-15周】 性能测试工具
7.1 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
7.2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
7.3 性能测试工具JMeter
【第16-17周】 接口测试工具
8.1 接口测试工具
8.2 被测系统简介
8.3 接口测试
8.4 接口自动化测试
8.5 接口测试报告
【第18-19周】 测试过程管理
9.1 测试需求分析
9.2 测试计划
9.3 测试实施
9.4 测试总结
拓展资料
1 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
2 ISTQB考试大纲及样题
3 工信部软件测试工程师水平考试
4 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
5 全国省级职业技能大赛
6 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能读懂Java、Python语言编写的代码;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参考书目:
[1]吴伶琳,王明珠.软件测试技术任务驱动式教程(第2版)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 “十三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修订教材,国家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议选购。
[2]朱少民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3]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 软件评测师2014至2019年试题分析与解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4]贺平.软件测试教程[M]. 第三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推荐相关网站:
1.泽众云测试https://www.alltesting.cn/index.html
2.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平台https://www.mooctest.net/login2
3.MeterSphere专业测试云https://www.metersphere.com/index
Q : 什么是黑盒测试,什么是白盒测试?
A : 黑盒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策略,又称为数据驱动的测试或输入/输出驱动的测试。使用这种测试方法时,将程序视为一个黑盒子。测试目标与程序的内部机制和结构完全无关,而是将重点集中放在发现程序不按其规范正确运行的条件。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Q : 缺陷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A : 流程如下
1. 找到缺陷后, 记录缺陷的各方面信息(如:日志, 图片, 测试步骤, 是否能重复等);
2. 提交缺陷报告;
3. 跟踪这个缺陷, 看其何时修复;
4. 当缺陷修复后, 再对其进行测试。并对因这个缺陷而受影响的其它功能进行测试。
5. 如果这个缺陷测试通过,关闭这个缺陷报告。
如果没有通过,则再次返回修复缺陷人员,重新修复。 (以此循环, 直到缺陷修复或者其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