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的优点,能显著降低成本、明显地改进品质、提供更广泛的产品与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专家认为精益生产是一种“人类制造产品非常优越的方式”,它能够广泛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类制造企业,并成为21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精益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转变大批量生产组织管理思维模式,满足企业转型发展对精益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
课程从价值流管理和持续改善两条主线展开,通过连续流拉动生产,实现消除浪费和准时化柔性生产,最终达到用户满意、企业卓越的目标。在学习精益管理思想和原则基础上,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价值流管理、连续流生产、拉动生产、工作场地改善、自働化、精益质量管理、综合提高运行效率、多能工团队与班组管理等技术方法,既可以总体把握精益生产要旨,又知道如何局部应用。
期待你在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精益生产管理产生与发展,理解精益管理思想和原则,熟悉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2)理解价值、价值流概念,熟悉常见七种浪费,掌握价值流管理方法;
(3)掌握连续流拉动生产组织过程,熟悉单元生产、看板管理组织实施;
(4)掌握6S管理、目视管理等工作场地改善方法;
(5)了解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善等精益质量管理方法;
(6)理解综合提高运行效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熟悉快速响应、快速切换、全员生产维护等改善措施。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具备精益生产认知能力;
(2)能绘制产品(或生产线)价值流程图识别生产过程中增值和非增值活动;
(3)能组织简单的连续流拉动生产并编制标准作业流程(SOP);
(4)能结合实际制定现场管理改善方案或提出建议;
(5)能应用快速响应、快速切换、全员生产维护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6)具备质量意识,懂得质量改进方法,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7)能完成多能工团队任务或进行班组管理。
(三)素质教学目标
(1)树立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2)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完成生产管理工作过程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生产管理工作中与团队成员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5)具备生产管理工作中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树立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
(四)思政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精益生产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对人的尊重和发展的促进。
(2)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确保在精益生产实践中遵循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
(3)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4)培养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积极寻求改进和创新。
无
沈微,精益生产管理,校本教材
张平亮,现场管理与精益生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乔毅,精益生产实务(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刘铭,精益生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刘树华,精益生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