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以行书发展为经,风格特点为纬,认知高点,取法乎上。以方法为根本,路径为导向,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循序渐进。
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理论部分,梳理行书的概念、名称、产生、特点,解读历代行书的发展、代表书家、经典作品,把握行书的发展脉络及风格特点,掌握行书学习的制高点,达到“取法乎上”的目的。二是技法部分,解决临摹与创作的技术问题,这也是课程的重中之重。明晰行书临摹路径,确定入门、提高、拓展三个阶段重点临习的经典行书法帖。入门阶段重点学习笔法、结体、章法的基本技巧,入古忘我;提高阶段巩固技巧,培养作品意识,创作出合乎法度有格调的艺术作品;拓展阶段由专到博,由技到艺,寻求突破,由形入神。
本课程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史论,从古代行书法帖中精选出最经典作品进行解读,疏通句读,咬文爵字,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对作品的理解。二是技法,重点突破临摹与创作的基本技法,精到地解析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笔法,准确分析每一个字的开、合、收、放的结体变化,详细解读每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
路径明晰,方法正确,学习行书,事半功倍。
认知行书,书写行书,欣赏行书;
识读行书,领略行书名家及其作品;
掌握临摹技巧,创作出有法度、有品位的行书作品。
书法史、书家,经典作品;
文房四宝及其运用;
执笔方法及笔法结体;
临摹与创作基本常识。
[1] 傅如明编著. 行书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王镛编著. 中国书法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刘逊芝编著. 中国经典碑帖善本·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
[4] 墨点字帖编著.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M].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5] 孙宝文编著.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杨凝式墨迹[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6] 上海书出版社编著. 经典放大·墨迹系列:米芾尺牍[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7] 墨点字帖编著. 颜真卿祭侄文稿[M].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8] 王冬梅主编.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苏轼[M]. 河南: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9] 中国书法[J].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10] 书法[J]. 上海书画出版社
[11] 书法世界[J]. 安徽美术出版社
[12] 中国书画[J]. 天津美术学院主办
Q :
1.怎样选课?
A :
(1)如果您是电脑端,可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进行注册并搜索《行书教程》课程(西安工业大学),点击“立即参加”即可选课。
(2)如果您是手机端,可下载“中国大学MOOC”APP,进行注册并搜素《行书教程》课程,点击“加入学习”即可选课。
Q :
2.怎样学习?
A :
MOOC课程本质上是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抄送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及时查看。
本课程设置设有“综合讨论区”(发表任何想与大家分享的经验及想法!关于本课程、学习、工作、生活等一般性话题)、“老师答疑区”(发表关于作业、测试、课件内容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回答的疑问)和“课堂交流区”(课件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讨论)。你可以根据规则在讨论区发表你的内容。
只有参与课堂交流区(也就是课程团队在课件中发出的讨论帖)才会列入最终成绩。因此请勿匿名发帖,需要参与课堂交流区发起的所有讨论才能拿到平时课程讨论的满分。
《行书教程》QQ群聊
A :
本课程建立了QQ群聊(群聊名称:行书教程慕课交流-2019;群号:838685950),方便大家咨询和讨论与学习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