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幼儿文学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3月04日 ~ 2024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8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52)
spContent=课程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鉴赏能力,训练学生形成幼儿文学作品讲演、创编能力,使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水平。
课程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鉴赏能力,训练学生形成幼儿文学作品讲演、创编能力,使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水平。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以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作品表达训练为途径,达成学生幼儿文学鉴赏、表达、创编能力的培养。精选相关教材精华部分内容,将授课内容定为幼儿文学基本理论、表达技巧、儿歌、儿童诗、散文、神话与民间传说、童话、寓言、生活故事、图画书、幼儿戏剧、影视文学十二个项目。在课程中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共同推出中国传统故事原创绘本。根据课程鉴赏与表达并重的特点,每个模式设计项目化教学,探索实践教、读、演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经典作品——阅读鉴赏——表达展演——评论交流——作品创编”的学习模式。


授课目标

定位“基本理论、作品鉴赏、讲演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通过《幼儿文学》的学习,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基本素养,使他们具有整体把握幼儿文学文学性、教育价值与接受牲,形成幼儿文学鉴赏、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能很好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课程

1.1.1幼儿文学课程简介

1.1.2【微课】幼儿期的界定

1.1.3幼儿文学与其它类型文学的关系

1.1.4【微课】幼儿文学的定义

1.1.5【微课】幼儿文学的儿童性

1.1.6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

1.1.7幼儿文学作品的主题

1.1.8【微课】幼儿文学的文学性(上)

1.1.9【微课】幼儿文学的文学性(下)

1.1.10【微课】教育性OR教育功能

1.1.11【微课】文学形式核心经验

1.1.12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上)

1.1.13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下)

第二章 课程

2.1.1【微课】18世纪前外国儿童文学_幼儿文学_孙洁

2.1.2【微课】18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_幼儿文学_孙洁

2.1.3【微课】19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_幼儿文学_孙洁

2.1.4【微课】20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_幼儿文学_孙洁

2.1.5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古代)_幼儿文学_孙洁

2.1.6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现当代)_幼儿文学_孙洁

第三章 课程

3.1.1气息练习_幼儿文学_张雨

3.1.2共鸣技巧的运用_幼儿文学_张雨

3.1.3【微课】幼儿文学表达技巧1停顿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4【微课】表达技巧2重音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5【微课】表达技巧3语速和语调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6【微课】表达技巧4声音的表达效果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7表达技巧5态势语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8表达技巧6作品表达前的准备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9_表达技巧7朗读指导_幼儿文学_张敏丽

3.1.10表达技巧8童话寓言的讲述指导_幼儿文学_张敏丽

第四章 课程

4.1.1儿歌1_幼儿文学_张敏丽

4.1.2儿歌2_幼儿文学_张敏丽

4.1.3.1童谣赏析(上)_幼儿文学_张雨

4.1.3.2童谣赏析(下)_幼儿文学_张雨

4.1.4儿童歌曲歌词赏析_幼儿文学_张雨

4.1.5诗歌

第五章 课程

5.1.3绘本的特点

5.1.2讲述图画书的方法

5.1.4绘本的作用

5.1.5绘本的发展史

5.1.6早期阅读读什么

5.1.7早期阅读·播撒幸福的种子

5.1.8幼儿教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第六章 课程

6.1 幼儿戏剧的产生

6.2 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

6.3 幼儿戏剧的教育特征

6.4 幼儿戏剧的类型

6.5 儿童戏剧欣赏

6.6 儿童戏剧与学前语言教育

第七章 课程

7.1 儿童影视文学的特点

7.2 儿童影视文学的创作

参考资料 简案

主题一 幼儿文学概说

主题二 儿歌

主题三 幼儿诗

主题四 童话

主题五 幼儿故事

主题六 图画书

主题七 幼儿散文

主题八 幼儿戏剧

主题九 幼儿影视文学

参考资料 课件

主题一 幼儿文学概说

主题二 儿歌

主题三 幼儿诗

主题四 童话

主题五 幼儿故事

主题六 图画书

主题七 幼儿散文

主题八 幼儿戏剧

主题九 幼儿影视文学

参考资料 章讨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参考资料 章节要点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相比,是一门历史不算悠长,但却有较高起点的学科。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人们儿童观的确立,儿童的被发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儿童年没有被发现之前,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在成人眼里,他们不过是缩小的成人或成人的预备和附庸。所以在儿童没有被发现前,人们不可能有意识地,自觉地为他们创作属于他们的精神食粮。只有儿童被发现,被确认,才有了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这样认定,是儿童的被发现催生了儿童文学。所以说而发现儿童说是文化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1656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这体现了儿童不再是缩小的成人的新的洞察力,标志着人们已充分注意到儿童的接受特点。1762 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一-部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爱弥儿》。许多人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成为人们真正发现儿童、社会儿童观的转变已经彻底完成的一个标志。 从此,儿童文学的艺术自觉和独立进程也加快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探讨儿童文学的命名和定义,思考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及其在儿童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也就成了项饶有趣味的研究课题和学习内容。


参考资料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儿童文学教程》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察》

朱自强《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 《日本儿童文学史》 《儿童文学的本质》

蒋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 《外国儿童文学教程》 《儿歌浅谈》

舒伟《走进童话奇境——中西童话文学新论》

蒋风 陈晖《阅读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童文学的入门》

方卫平《法国儿童文学导论》 《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

刘崇善《儿童诗初步》

金波《金波论儿童诗》

杨茂秀《重要书在这里》

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经典绘本的欣赏与讲读》

张国龙《成长小说概论》

刘绪源《儿童文学三大母题》《儿童文学思辨录》

徐兰君《儿童的发现》


常见问题

首先,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再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掌握的程度不足。虽然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但是在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事不尽相同的。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4 位授课老师
孙洁

孙洁

讲师

张敏丽

张敏丽

讲师

程颖

程颖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