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皮肤性病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12月30日 ~ 2019年03月31日
学时安排: 1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752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391)
spContent=本皮肤性病学慕课课程紧扣教学大纲,涵盖了常见的皮肤病以及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通过大量临床图例、病例以及课程视频的有序呈现,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思考、拓宽思路、学会常见的皮肤病以及性病的防治知识。
本皮肤性病学慕课课程紧扣教学大纲,涵盖了常见的皮肤病以及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通过大量临床图例、病例以及课程视频的有序呈现,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思考、拓宽思路、学会常见的皮肤病以及性病的防治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屏障。皮肤与机体其它系统与脏器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是内脏功能的晴雨表,通过皮肤的“蛛丝马迹”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内脏疾病。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强且以形态学诊断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专业学科,其病种是所有临床医学专业中最多的,约近 2000种,实践性很强,皮肤性病学教学需要在大量对皮损形态的观察中获得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思维。因此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选用皮肤性病学慕课课程是应对医患关系紧张,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新形势的有力武器。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目标:认识皮肤的超微结构,学习表皮各层、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1.1 皮肤的分层
1.2 表皮的细胞组成
1.3 表皮的细胞连接及超微结构
1.4 真皮及皮下组织
1.5 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
1.6 皮肤八大类功能及皮肤屏障(一)
1.7 皮肤八大类功能及皮肤屏障(二)
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课时目标:了解皮肤病的症状、体征,掌握原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表现,熟悉皮肤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了解辅助诊断的各项实验室检查。
2.1 皮肤的原发性损害(一)
2.2 皮肤的原发性损害(二)
2.3 皮肤病的继发性损害
2.4 皮肤病诊断技术(一)
2.5 皮肤病诊断技术(二)
2.6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一)
2.7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二)
2.8 皮肤病的系统用药治疗
2.9 皮肤病的物理治疗及外科治疗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课时目标:介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1 荨麻疹的定义及病因
3.2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3.3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3.4 荨麻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5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6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3.7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
3.8 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9 湿疹的诊断及治疗
3.10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断
3.11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3.12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物性皮炎
课时目标:介绍药物性皮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掌握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不同类型药疹的表现,熟悉不同类型药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1 药物性皮炎的定义及病因
4.2 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4.3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一)
4.4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二)
4.5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三)
4.6 药疹的诊断与治疗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课时目标:介绍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等代表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1 银屑病的概述
5.2 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5.4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
5.5 玫瑰糠疹
5.6 多形红斑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
5.7 多形红斑的临床特点和分型
5.8 多形红斑的诊断及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
课时目标:介绍感染性皮肤病中几种典型代表性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1 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2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性疼痛
6.3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6.4 毛囊炎
6.5 脓疱疮
6.6 丹毒
6.7 真菌性皮肤病概述
6.8 头癣
6.9 手足癣
6.10 花斑糠疹
6.11 体股癣
6.12 甲真菌病
色素性皮肤病
课时目标:介绍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了解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7.1 白癜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一)
7.2 白癜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二)
7.3 白癜风的治疗原则
7.4 白癜风的治疗细则(一)
7.5 白癜风的治疗细则(二)
7.6 黄褐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7.7 黄褐斑的治疗
皮肤附属器疾病
课时目标:介绍痤疮、玫瑰痤疮、斑秃等皮肤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8.1 痤疮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8.2 痤疮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3 玫瑰痤疮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8.4 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8.5 斑秃
性传播疾病
课时目标:介绍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流行及防治,以及梅毒和尖锐湿疣两种代表性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9.1 性传播疾病概述
9.2 梅毒的概述
9.3 梅毒的临床分型及分期
9.4 梅毒的临床表现
9.5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9.6 尖锐湿疣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平时单元测验40%,课程结束考试60%,均为客观题;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西安交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穆欣

穆欣

副教授

推荐课程

计算机网络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计算机网络

王道论坛

17804人参加

6小时C++期末冲刺-6小时突击 C++面向对象编程

小谢老师01

11658人参加

猴博士C语言不挂科-4小时学完C语言

猴博士爱讲课

310763人参加

期末高分-8小时C语言精讲【新版】

小谢老师01

887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