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从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角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来感知和认识世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其人文兴趣,增强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文理渗透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智慧之心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趣。
本课程从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角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来感知和认识世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其人文兴趣,增强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文理渗透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智慧之心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趣。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从宏观上介绍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也涉及从微观上介绍文学研究的新观点。在教学的具体方法上立足于以点带面,期望通过讲授文学经典与热点问题让学习者见微知著,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随着新材料、新方法、新热点的不断涌现,学界关于文学经典与热点问题的讨论陆续展开,批评标准、批评视角亦随之发生转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文学的描述与定位,迫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在此背景之下,本课程应运而生,以期对文学经典与热点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课程主要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四大板块。“热点”跟进时代,随时更新;“经典”把握主潮,常读常新。
授课目标
1.宏观层面:本课程从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角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来感知和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期“经世致用”。促进他们通过“文学热点”体察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现实,跟进时代风尚,配合国家大战略,为时代服务。
2.微观层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其人文兴趣,增强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文理渗透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智慧之心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程大纲
《左传》辞令的语言风格与修辞艺术
课时目标:1.雍容典雅、委婉含蓄、辞简意深的语言风格2.词语运用上“婉而善礼”的委婉含蓄之美3.句式运用上表情深婉的情韵之美4.辞格运用上“文曲而美”“语博而奥”的雍容典雅之美
1.1《左传》辞令的语言风格与修辞艺术(上)
1.2《左传》辞令的语言风格与修辞艺术(下)
颍考叔形象的变迁
课时目标:1.《左传》中的颍考叔2.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颍考叔3.民间戏曲中的颍考叔4.冯梦龙:沟通经学话语与民间文学
《上林赋》的图像之旅
课时目标:1.上林入赋:上林苑的文学化2.由赋入图:《上林赋》的图像化3.赋图对读:《上林图》的承与变4.图画之外:没有终点的旅行
3.1《上林赋》的图像之旅(上)
3.2《上林赋》的图像之旅(下)
初盛唐丝路碑志文的文学成就
课时目标:1.初盛唐丝路碑志文有“边塞诗”的风骨神韵2.初盛唐丝路碑志文有传记文学的审美涵量3.初盛唐丝路碑志文融入文人的情志情怀
4.1初盛唐丝路碑志文的文学成就(上)
4.2初盛唐丝路碑志文的文学成就(下)
《韦应物家族墓志》与李商隐的碑志文
课时目标:1.文学史对韦诗的传统定位2.用“了解之同情”走进韦应物3.韦诗风格演变的文学史重构
5.1 《韦应物家族墓志》对文学史的重构(上)
5.2 《韦应物家族墓志》对文学史的重构(中)
5.3 《韦应物家族墓志》对文学史的重构(下)
5.4 李商隐的碑志文(上)
5.5 李商隐的碑志文(下)
“绍兴和议”的文学生态与《八相图卷》的秦桧画像
课时目标:1.“绍兴和议”的文学生态2.《八相图卷》的秦桧画像3.积极之声:绍兴时代的“山林文学”
6.1 “绍兴和议”的文学生态与《八相图卷》的秦桧画像(上)
6.2 “绍兴和议”的文学生态与《八相图卷》的秦桧画像(下)
中国戏曲
课时目标:1.关于剧本的几个问题2.中国戏曲表演的独特范式3.观众对表演艺术的作用
百年科幻中国梦
课时目标:1. 晚清:新纪元、新中国2. 民国:在狂想与现实之间3. 50-70年代:向太空进军
8.1 百年科幻中国梦
8.2 百年科幻中国梦
8.3 百年科幻中国梦
8.4 百年科幻中国梦
8.5 百年科幻中国梦
“文学场”: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9.1“文学场”:文学生产机制研究(上)
9.2“文学场”:文学生产机制研究(下)
文学史图景: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民国文学”
10.1文学史图景: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民国文学”(上)
10.2文学史图景: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民国文学”(下)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课时目标:1. 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2. 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几个特征3. 曹禺话剧的悲剧意味
11.1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上)
11.2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下)
从《子夜》看茅盾的艺术风格
课时目标:1.茅盾的文学主张2.《子夜》的成就3.茅盾的艺术风格
12.1从《子夜》看茅盾的艺术风格(上)
12.2从《子夜》看茅盾的艺术风格(下)
《白鹿原》的修辞艺术
课时目标:1. 现代语与传统语交融、书面语与秦方言结合2. 高密度、大容量、有节奏的长句运用3. 繁丰壮丽的辞格运用
13.1《白鹿原》的修辞艺术(上)
13.2《白鹿原》的修辞艺术(下)
20世纪法国小说研究的几个热点作家及作品
课时目标:1. 纪德:努力探索人生与社会的奥秘2. 萨特:以创作干预生活3. 加缪:小说的本质就在于永远纠正现实世界
14.1 20世纪法国小说研究的几个热点作家及作品:纪德
14.2 20世纪法国小说研究的几个热点作家及作品:萨特
14.3 20世纪法国小说研究的几个热点作家及作品:加缪
14.4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上)
14.5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下)
川端康成研究
课时目标:1. 川端康成的《雪国》2. 川端康成小说中两性情爱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15.1 川端康成研究(上)
15.2 川端康成研究(下)
白居易《长恨歌》的两重背景
16.1 白居易《长恨歌》的两重背景(上)
16.2 白居易《长恨歌》的两重背景(中)
16.3 白居易《长恨歌》的两重背景(下)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李慧主编.文学经典与热点透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陈彦辉.春秋辞令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6
4.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吴岩.科幻文学论纲.重庆出版集团,2011
6.周煦良等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7.李慧主编.汉魏六朝及隋唐碑刻文献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8.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