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学》课程,以常见传染病为主体,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手足口、猩红热、麻疹、狂犬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讲述了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病原学特点、发病机制,重点阐明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同时覆盖了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并加入了临床工作中应用更为广泛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脓毒症等内容。该课程以专业讲座为主要授课方式,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分享,穿插实践视频,从而不但适应于临床专业本科生、规培生的专业要求,同时可作为非专业人员的科普讲座,科学认识常见传染性疾病,建立传染病防治理念,降低传染病的公共危害。
该课程的讲师团队,是由长期担任该课程的优秀教师所组成,除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同时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生,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病例分享,运用多种授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该课程有更为广泛的受众人群。
掌握常见传染病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熟悉常见传染病发表机制、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检查
了解常见传染病病原学特征
第一章 艾滋病
第一节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艾滋病的诊断
第四节 艾滋病的治疗
第五节 艾滋病的预防
第二章 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
第一节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理论篇)
第二节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演示篇)
第三章 发疹性传染性疾病(1)
第一节 发疹性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 手足口病概述
第三节 手足口病的诊断
第四节 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
第三章 发疹性传染性疾病(2)
第五节 麻疹的概述
第六节 麻疹的临床特点
第七节 猩红热的概述
第八节 猩红热的临床特点
第四章 病毒性肝炎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概述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格式
第四节 肝衰竭的诊断
第五节 肝衰竭的治疗
第五章 慢乙肝妈妈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第一节 乙肝的母婴传播定义
第二节 妊娠前筛查与治疗
第三节 妊娠期治疗与管理
第四节 产后管理
请结合最新版母婴阻断指南,给出HBsAg母亲孕期及产后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第六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1)
第一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概述及流行病学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第六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2)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与预防
第七章 拯救脓毒症
第一节 脓毒症定义
第二节 脓毒症治疗
第三节 脓毒症高级器官支持
第八章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发展史
第二节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第三节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
第八章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
第五节 各类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
第六节 抗菌药物在常见感染部位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第九章 狂犬病
第一节 病原学概述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狂犬病的预防
第十章 猫抓病
第一节 概述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
第十一章 血培养送检流程
第一节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第二节 血培养瓶处理流程
第十二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一节 乙脑的概述
第二节 乙脑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乙脑的鉴别诊断
第四节 脑脊液的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 流行性感冒
第一节 流感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流感的诊断
第三节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第四节 流感的治疗
第五节 流感的预防
第十四章 布鲁菌病
第一节 布鲁菌病概况
第二节 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 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五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第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十六章 旅行者疾病
第一节 疟疾
第二节 登革热
第十七章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
第一节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1
第二节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2
第三节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3
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传染病学》第9版、李兰娟、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8-01
《感染病学》第3版、李兰娟、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