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工程材料基础”课程2020年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和能源、信息共同构成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本课程从工程材料的分类、应用和失效方式讲起,以金属(包括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工程应用为讲解对象,阐明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不但能广识材料、通晓性能、领会理论,还可以做到合理选材,以保证零件与构件安全长期服役。选择本课程,通过您的认真学习,相信会对工程材料相关知识有广泛的认识,帮您成为工程和相关领域的佼佼者!
“工程材料基础”课程2020年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和能源、信息共同构成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本课程从工程材料的分类、应用和失效方式讲起,以金属(包括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工程应用为讲解对象,阐明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不但能广识材料、通晓性能、领会理论,还可以做到合理选材,以保证零件与构件安全长期服役。选择本课程,通过您的认真学习,相信会对工程材料相关知识有广泛的认识,帮您成为工程和相关领域的佼佼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文名称:工程材料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
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是为机械、能源、核技术、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人居环境、口腔医学等机类、近机类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设置的“学科大类基础课”,通过讲解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使学生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根据零构件设计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材料,做到“知材、懂材”并能合理使用材料。
课程内容设置遵循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适应面宽的原则。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介绍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以及提高零部件服役性能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2) 以碳钢为例,讲解了金属晶体结构、相、组织的基本概念,通过铁-渗碳体相图,掌握合金在缓慢冷却过程中的相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讲述碳含量与碳钢性能的对应关系,介绍碳钢的种类和中国牌号;
(3) 讲解碳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展示金属固态相变多样性,以及热处理这种静态加工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调控作用;
(4) 介绍铸铁、合金钢、有色金属的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特点及用途的基本知识;
(5) 概括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特点及各类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授课目标
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是为机械、能源、核技术、飞行器设计、口腔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设置的 “学科大类基础课”,西安交通大学开设此门课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每年在该校授课学生近1000名。
本课程重点介绍机械零件失效形式及其对性能的要求;讲解有关碳钢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合金钢与铸铁、有色金属、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1章为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材料性能,第2~6章讲解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热处理基本原理和常用合金、铸铁、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应用,在第7~10章介绍常用非金属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基本知识、性能特点及应用。
学习本门课将会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了解机械零构件的常见失效方式及其对性能指标的要求。
(2) 掌握必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知晓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的学科。
(3) 熟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四大类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以及各类材料中的典型代表和应用范围。初步了解功能材料常见种类和特性。
(4) 让学习者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正确制定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工程材料基础》课堂,共同领略材料科学和工程的魅力。
课程大纲
绪论
第1讲 材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2讲 工程材料概要
绪论扩展:常见工程材料、零部件和材料展室
1 机械/化工领域零部件的视频介绍
2 航天领域零部件的视频介绍
3 能源动力领域零部件的视频介绍
4 西安交大特色-材料展室视频介绍
第一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
第1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第1讲 零件/构件失效的基本概念
第2讲 材料的强度、塑性
第3讲 零件过量变形及其抗力指标
第2节 零件在静载和冲击载荷下的断裂
第1讲 断裂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冲击韧性与衡量指标
第3讲 断裂韧性与衡量指标
第4讲 影响脆性断裂的因素
第3节 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断裂
第1讲 疲劳断裂的工程背景及基本概念
第2讲 材料的疲劳抗力指标
第4节 零件的磨损失效
第1讲 材料的硬度
第2讲 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第3讲 腐蚀磨损和麻点磨损
第5节 零件的腐蚀失效
第1讲 腐蚀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工程中常发生的腐蚀
第6节 零件在高温下的蠕变变形和断裂失效
第二章 碳钢
第1节 纯铁的组织和性能
第2节 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组成物
第3节 Fe-Fe3C相图
第1讲 相图的基本概念
第2讲 Fe-Fe3C相图中的点、线、面
第3讲 相图中的典型转变过程
第4讲 碳钢结晶过程分析
第5讲 白口铸铁和工业纯铁结晶过程
第6讲 碳对平衡相图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4节 杂质元素、钢锭缺陷及碳钢分类
第5节 压力加工对钢组织和性能影响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
第1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第1讲 钢的热处理概述
第2讲 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第2节 奥氏体转变图
第1讲 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和分析
第2讲 珠光体转变
第3讲 贝氏体转变
第4讲 马氏体转变
第5讲 影响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主要因素
第6讲 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
第3节 钢的普通热处理
第1讲 钢的退火和正火
第2讲 钢的淬火
第3讲 钢的回火
第4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1讲 表面淬火
第2讲 表面化学热处理-气体渗碳
第3讲 表面化学热处理-气体渗氮
第四章 合金钢
第1节 合金钢的概述
第1讲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第2讲 合金元素改善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
第3讲 合金元素提高钢的使用性能
第4讲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
第2节 合金结构钢
第1讲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和合金渗碳钢
第2讲 合金调质钢和合金弹簧钢
第3讲 滚动轴承钢和超高强度钢
第3节 合金工具钢
第1讲 高碳低合金工具钢和中碳合金工具钢
第2讲 高碳高合金工具钢
第4节 特殊性能钢
第1讲 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和铁素体型不锈钢
第2讲 奥氏体型及其它类型不锈钢
第3讲 耐热钢
第4讲 低温钢和耐磨钢
第五章 铸铁
第1节 铸铁的石墨化
第2节 石墨化过程举例
第3节 灰口铸铁的特点及应用
第六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第1节 铝及铝合金
第1讲 纯铝的性质与铝合金的强化机制
第2讲 常用铝合金
第3讲 铝锌合金、铝锂合金及铸造铝合金
第2节 铜及铜合金
第1讲 工业纯铜和铜合金
第2讲 青铜
第3节 滑动轴承合金
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
第1节 高分子材料概述
第1讲 高分子材料定义和分类
第2讲 高分子链组成和聚合反应
第3讲 高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1讲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2讲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第3节 常用高分子材料
第1讲 塑料的组成和成型加工
第2讲 常用塑料
第3讲 橡胶材料和合成纤维
第八章 陶瓷材料
第1节 陶瓷材料概述
第1讲 陶瓷材料的概述
第2讲 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
第3讲 陶瓷材料的制备
第4讲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2节 工程结构陶瓷材料
第1讲 普通陶瓷和氧化铝陶瓷
第2讲 氮化硅陶瓷和碳化硅陶瓷
第3节 金属陶瓷
第九章 复合材料
第1节 复合材料概述
第1讲 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第2讲 复合材料的分类
第2节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和增强机制
第1讲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第2讲 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第3节 常用复合材料
第1讲 塑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第2讲 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3讲 橡胶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第十章 功能材料
第1节 功能材料简介
第2节 电功能材料
第1讲 导体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第2讲 超导材料
第3节 磁功能材料
第4节 热功能材料
第1讲 膨胀材料和测温材料
第2讲 形状记忆合金
工程材料基础实验课
实验1 金相样品的制备与显微镜的观察
实验2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与非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3 综合实验-钢铁热处理、组织与性能分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建议先修课程有:
(1) 大学物理
(2) 普通化学
(3) 材料力学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沈莲 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第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实验教材] 席生岐等.《工程材料基础实验指导书》.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书目]
1 朱张校, 姚可夫. 《工程材料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齐民, 于永泗. 《机械工程材料》(第十版).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3 William D. Callister, J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F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4 堵永国. 《工程材料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常见问题
Q : 本门课程难学吗?
A : 具有大工科背景的学习者都可以学习,所讲内容不涉及深奥的理论知识,基于一般的机械常识、物理化学基础都应该能听懂和领会本课程知识和内容。
Q : 如何就课程中遇到的疑惑,或者发现问题进行交流?
A : 对某一节中的视频讲解有疑惑或建议的,可以在“课堂交流区”进行提问,提问可以用文字、图片,截图的多种形式进行;对于跟课程相关的通识类的问题,也可以在“综合讨论区”进行提问,我们争取在一周左右给出答复。
Q : 除了自主学习外,课程有没有集中答疑或讲解?
A : 从2021年第一学期开始,本课程将提供至少一次的线上集中答疑服务,请留意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