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耗光纤问世以来,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成为解决容量危机的理想手段。本课程以光纤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递为主线,详细的介绍了光通信系统的光源与光发射机、光电检测器机光接收机、光纤、光放大器、光开关、光调制器、光波分复用器以及其它构成光通信系统的重要器件。并对光通信系统的性能与设计、光波分复用系统、空间光通信系统及全光通信系统进行了解释说明。对从事光通信的科学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一章 绪论
1.1 光通信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2 光通信发展历程
1.3 光通信几次飞跃及发展趋势
1.4 全球及我国主要光纤通信供应商
1.5 光纤通信系统构成及关键器件
课程讨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光源与光发射机
2.1 光源与光发射概论
2.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工作特性
2.3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2.4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2.5 光发射机的驱动电路
2.6 光发射机的辅助电路
课程讨论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3.1 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3.2 光检测的特性
3.3 光电检测器分类
3.4 光电检测器与光纤的耦合
3.5 光接收机的组成
3.6 光接收机的噪声特性
3.7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3.8 光接收机的误码率与动态范围
3.9 光接收机的性能评估
3.10 光接收机最新研究进展及小结
课程讨论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光纤
4.4 多模光纤
4.5 光纤的传输特性
4.6 光纤的材料、制造、链接、耦合
课程讨论
光纤的相关资料
4.1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4.2 光纤的传光原理
4.3 单模光纤
第四章 单元检测
第五章 光放大器
5.1 光放大器的作用
5.2 光放大器的分类
5.3 光调制器-电光调制器
5.4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
5.5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6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5.7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应用
5.8 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9 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分类
5.10 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工作特性
5.11 光纤拉曼放大器简介
5.12 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13 光纤拉曼放大器工作特性及应用
课程讨论
第五章 单元检测
第六章 光开关
6.1 光开关的概念与主要参数
6.2 光开关的分类与简介
6.3 机械式光开关
6.4 MEMS型光开关
6.5 固体波导光开关
6.6 其他类型光开关
6.7 光开关研究动态
课程讨论
第六章 单元检测
第七章 光调制与光调制器
7.1 光调制器概念及发展历程
7.2 光调制的分类
7.3 光调制器-电光调制器
7.4 光调制器-声光调制器和磁光调制器
7.5 MZI波导调制器以及电吸收调制器
7.6 Si基光调制器
课程讨论
第七章 单元检测
第八章 光波分复用器
8.1 波分复用技术简介
8.2 波分复用器工作原理
8.3 光纤耦合型波分复用器
8.4 光纤光栅型波分复用器
8.5 衍射光栅型波分复用器
8.6 滤波器型及其他类型波分复用器
8.7 波分复用器发展前景
课程讨论
第八章 单元检测
第九章 其他光通信无源器件
9.1 光纤连接器基础
9.2 光纤连接器的损耗
9.3 光纤连接器的发展趋势
9.4 光耦合器基础
9.5 典型光耦合器
9.6 光耦合器的发展及应用
9.7 光衰减器特性及工作原理
9.8 典型光衰减器
9.9 光衰减器的发展及应用
9.10光隔离器
9.11典型光隔离器
9.12 光隔离器趋势及应用
课程讨论
第九章 单元检测
第十章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与设计
10.1 DIM系统性能评价
10.2 DIM系统设计
10.3 副载波系统性能评价
10.4 副载波系统设计
10.5 数字光纤系统性能评价
10.6 数字光纤系统
10.7 光纤通信系统评价指标
10.8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课程讨论
第十章 单元检测
第十一章 光波分复用系统
11.1 波分复用技术概述
11.2 WDM系统
11.3 DWDM原理及器件
11.4 DWDM系统结构与接口特性
11.5 CWDM技术
11.6 波分复用技术应用
课程讨论
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第十一章 单元检测
第十二章 空间光通信技术
12.1 空间光通信的特点
12.2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12.3 光学系统设计与器件选择
12.4 ATP系统设计
12.5 空间光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讨论
空间光通信基本概述
第十二章 单元检测
第十三章 全光通信技术
13.1 全光通讯网的概述
13.2 全光网关键技术
13.3 全光网的未来
课程讨论
第十三章 单元检测
《大学物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朱京平,《光纤通信器件及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