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基础化学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1月22日 ~ 2025年05月25日
学时安排: 平均3-4小时/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8周 已有 713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5)
spContent=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将上游数学、物理科学中精深的理论研究成果连接渗透到下游生命、材料、能源等朝阳科学广博的应用研究中,可收事半功倍之功效;化学又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核心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生命过程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体现,化学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只有对生命过程中基本化学问题的研究获得突破,才能推动生物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进步。在未来的生命科学中,化学必将在揭开生命的奥秘、加快新特药的研究、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将上游数学、物理科学中精深的理论研究成果连接渗透到下游生命、材料、能源等朝阳科学广博的应用研究中,可收事半功倍之功效;化学又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核心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生命过程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体现,化学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只有对生命过程中基本化学问题的研究获得突破,才能推动生物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进步。在未来的生命科学中,化学必将在揭开生命的奥秘、加快新特药的研究、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基础化学是医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物化学、制药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理论、水溶液中化学反应规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医学上常用的分析测试技术等内容,在保证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简明性的同时,更突出化学知识在医学实践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实验技能、了解化学研究的新进展,并能够运用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医药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由西安交通大学长期执教在医学基础化学教学一线的四位教师共同讲授,他们业务纯熟、倾心投入,对知识体系理解深刻、对知识点讲解细致生动、对学生耐心负责,是本课程能以较高水准呈现给广大学习者的最有力保障。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实验技能、认识化学理论在医学类专业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医药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基础化学在医学专业中的作用;了解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1.1绪论
化学热力学基础
课时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体系中的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及其在自发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2.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反应热、恒压反应热及焓
2.4 化学反应热效应及其计算
2.5 自发过程和熵
2.6 吉布斯函数
化学平衡
课时目标: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平衡常数的表示、多重平衡规则、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平衡常数的应用。
3.1 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动力学
课时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便于更好的控制反应。
4.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方程
4.2 简单级数反应
4.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4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5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稀溶液的依数性
课时目标: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规则;掌握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氛规律。
5.1溶液组成量度的表示
5.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5.3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5.4 渗透压
5.5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5.6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酸与碱
课时目标: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不同类型酸碱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及氢离子浓度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及pH值计算。
6.1 酸碱理论
6.2 溶液的酸碱性
6.3 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及pH值的计算
6.4 缓冲容量、缓冲范围及缓冲溶液的配制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课时目标: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7.1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
7.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7.3 分步沉淀及沉淀的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课时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对应关系,掌握电极电势的物理意义及能斯特方程的应用,掌握利用电极电势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
8.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8.2 原电池
8.3 电极电势
8.4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8.5 电极电势的应用
胶体化学
课时目标:理解表界面现象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理解胶体的性质。
9.1 分散系
9.2 表面自由能与吸附作用
9.3 溶液的表面吸附及表面活性剂
9.4 溶胶的光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
9.5 溶胶的电学性质
9.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9.7 大分子溶液
滴定分析法
课时目标:理解误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掌握酸碱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依据。
10.1 分析结果的误差
10.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0.3 滴定分析法及酸碱指示剂
10.4 强酸强碱滴定
10.5 一元弱酸(碱)滴定
10.6 多元酸(碱)滴定
10.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0.8 高锰酸钾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
课时目标:掌握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掌握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1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11.2 吸收光谱法的误差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原子结构
课时目标: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合理组合,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并理解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对应关系。
12.1 波尔的原子轨道理论
12.2 薛定谔的原子轨道理论
12.3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四个量子数
12.4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图形表示
12.5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
12.6 基态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2.7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分子结构
课时目标:理解现代价键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对分子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的解释,理解范得华力与氢键的作用特点及其应用。
13.1 价键理论
13.2 杂化轨道理论
1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3.4 分子轨道理论
13.5 分子间作用力
配位化合物
课时目标:了解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理解价键理论及晶体场理论对配合物形成过程及其性质的解释,掌握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应用。
14.1 配合物的组成
14.2 螯合物
14.3 配合物的命名
14.4 配合物的异构
14.5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4.6 晶体场理论
14.7 配位平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中化学

参考资料

[1] 慕慧. 基础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3

[2] 王一凡,刘绍乾. 基础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3] Ralph H. Petrucci, William S. Harwood, F. Geoffrey Herring. 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 Applications (Eighth Editi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5

西安交通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李健军

李健军

副教授

慕慧

慕慧

教授

关放

关放

副教授

推荐课程

量子力学Ⅰ

董兵

50420人参加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原理期末冲刺-3小时突击大学化学

虎哥讲化学

17069人参加

化工-3小时精讲精馏塔/板式精馏塔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薛洛老师

342人参加

有机化学期末冲刺-6小时突击有机化学·上

虎哥讲化学

1418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