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并从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三个维度出发,深入讲解了传感与检测技术、标识与定位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兼顾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技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难易适度,既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信息技术类通识课程,并可作为高职高专等相关专业的物联网技术课程,还可为广大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用户及物联网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
课程负责人桂小林教授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曾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物联网),考虑到“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的特点,在对专业内涵、专业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课程内容。线上讲解深入浅出,体现层次性、递阶性、科学性,线下教学资源丰富,包含指导书、PPT、章节习题等,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于2023年获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本次课程吸取了多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二次更新,进一步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更加符合高校和企业对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需求。
提升学生对物联网工程的认知能力和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能力
第一章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第1周)
第1讲:物联网的起源(比尔·盖茨的梦想)
第2讲:物联网的发展
第3讲:物联网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4讲:物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
第5讲: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
学习课件
第一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 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 (第2周)
第1讲:物联网的概念
第2讲:物联网的技术特征
第3讲:物联网模型与架构
第4讲:物联网的知识体系
第5讲: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第6讲: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学习课件
第二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第4周)
第1讲:物联网的感知技术
第2讲: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第3讲:传感器的分类
第4讲: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第5讲: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第6讲: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第7讲: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第8讲: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第9讲: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
第10讲:CC2530
第11讲:无线传感网络的路由协议
第12讲:无线传感网络与应用
第三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标识与定位技术(第6周)
第1讲:物联网的标识技术
第2讲:一维条码的结构与识读原理
第3讲:商品条码-UPC
第4讲:商品条码-EAN
第5讲:生活中的一维码
第6讲:二维码-QR码(上)
第6讲:二维码-QR码(中)
第6讲:二维码-QR码(下)
第7讲:RFID识别技术
第8讲:RFID的工作原理.
第9讲:ALOHA防冲突算法
第10讲:二进制树的防冲突算法
第11讲:卫星定位技术
第12讲:蜂窝基站定位技术
第13讲:无线室内定位技术
第四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物联网通信技术(第7周)
第1讲:物联网通信技术体系
第2讲: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
第3讲: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
第4讲: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第5讲:移动通信技术(上)
第6讲:移动通信技术(下)
第7讲:卫星通信技术
第8讲:有线网络技术—传输介质
第9讲:局域网技术—以太网
第10讲: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11讲:计算机网络协议
第五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五章作业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第9周)
第1讲:物联网数据处理概述
第2讲: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关系型数据库
第3讲:物联网数据的存储-非关系型数据库
第4讲:云计算与虚拟化
第5讲: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预处理
第6讲: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挖掘
第7讲: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挖掘-MapReduce
第8讲: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挖掘-Spark
第9讲:物联网的数据检索-文本检索
第10讲:物联网的数据检索-流媒体检索
第11讲:物联网的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结果
第六章扩展学习资料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 物联网信息安全(第10周)
第1讲: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第2讲:物联网的安全技术
第3讲: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对称加密
第4讲:物联网的安全技术-非对称加密
第5讲:RFID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第6讲:物联网的传输安全-单向哈希函数
第7讲:物联网的传输安全-安全协议
第8讲:物联网应用安全
第9讲:物联网的隐私保护
第七章学习资料
第七章单元测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
[1]桂小林,安健等.物联网技术导论(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桂小林,安健.物联网技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