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力学世界(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专业适用)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8日 ~ 2024年12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98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
spContent=通过本课程学习,学会从生活的观察和留意中描述现象,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寻找出描述这些现象的规律;基于此,养成始终怀着一颗愉悦的心,去工作,去生活的习惯,用你的能力去助飞你的梦想。 来这里学习吧,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学习物理课程的乐趣。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会从生活的观察和留意中描述现象,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寻找出描述这些现象的规律;基于此,养成始终怀着一颗愉悦的心,去工作,去生活的习惯,用你的能力去助飞你的梦想。 来这里学习吧,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学习物理课程的乐趣。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含义是什么?能不能精确预言飘然下落树叶的轨迹?高台跳水的运动员为什么在空中要把身体蜷缩起来?为什么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描述?

  对这些生活现象的描述都属于物理学的范畴。我们所处的形形色色复杂世界的一个重要出彩点,在于它包含了许多规律,而物理学正是认识和描述物质世界基本属性、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留意和观察你周围物体的运动,将感性的观察和描述变成物理的术语和定律,让理科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变得活泼、亲近。系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开拓思维,丰富生活体验,利用所学知识以及丰富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去迎接新的启程。

   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对象为机械运动。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定轴转动和机械振动。(1)运动学研究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以及各运动学参量之间的关系;(2)动力学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物体机械运动的变化;(3)刚体定轴转动研究刚体作为特殊质点系其运动所具有的规律;(4)机械振动研究物体作为特殊运动时,其运动所具有的规律。

授课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变化的景象。 2.有想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更能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研究。 3.有想验证其规律的想法,并能通过相应实验来完成。 4.理论与实验吻合程度如何?如何进行修正?等等。简单的科研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本课程完成第1、第2条目标。

课程大纲
第一周 质点运动学
课时目标: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状态及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
1.1直线运动
测试1
1.2 曲线运动
测试2
1.3 圆周运动
测试3
1.4 参考系之间的变换
讨论
质点运动学单元测验
第二周 牛顿定律
课时目标:清楚物体为何会改变其运动状态?掌握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其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掌握矢量方程的含义及其投影方程的含义。
2.1 牛顿定律
测试4
2.2 常见的力
测试5
讨论
牛顿定律单元测验
第三周 功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课时目标:掌握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掌握外力做功与改变质点动能之间的关系,即质点动能定理。掌握质点系概念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3.1 功
测试6
3.2 动能 质点的动能定理
测试7
3.3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试8
讨论
功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验
第四周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目标:掌握质点动量,力的冲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即质点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4.1 冲量
4.2 动量定理
测试9
4.3 质点系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测试10
讨论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验
第五周 刚体
课时目标:掌握刚体的概念,明白转动惯量及其计算。掌握力矩的概念、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5.1 刚体运动学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测试11
5.2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测试12
5.3 机械能守恒
讨论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测验
第六周 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守恒定律
课时目标:掌握质点的动量矩、刚体的动量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质点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理。掌握刚体动量矩定理及刚体动量矩守恒定律。
6.1 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守恒定律
6.2系统的动量矩守恒定律
测试13
讨论
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测验
第七周 机械振动基础
课时目标:掌握简谐振动,掌握旋转矢量法。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7.1 简谐振动
测试14
7.2 简谐振动的合成
测试15
7.3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简谐振动及合成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简单的微积分基础即可。

参考资料

  Physics-concepts and connections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无数学的物理        知识出版社

 20 世纪物理概论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常见问题

1.如何有效的学习物理?

答:物理课程的学习重点把握观察、描述现象,提炼出具有科学性的概念和规律。

2.学习物理以后,有何收获和提高?

答:逐渐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性和看待问题的深入性。做到提出问题有深度,回答问题有准度。

西安交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刘萍

刘萍

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677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639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488人参加

金融学(二)

李健

19610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