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嵌入式系统与实验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09日
学时安排: 3个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8周,共17周 已有 238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2)
spContent=嵌入式系统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类的学科通修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先修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编程,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嵌入式应用系统性概念。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部分占整个课程的50%。课程是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特别是集成电路的电路系统设计、应用和测试。本课程也是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的入门课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类的学科通修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先修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编程,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嵌入式应用系统性概念。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部分占整个课程的50%。课程是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特别是集成电路的电路系统设计、应用和测试。本课程也是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的入门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电子系统设计和集成电路应用开发的入门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先进处理器架构,软硬件开发环境,基本内部硬件模块GPIO/定时器/PWM/ADC模块,通用外设通信接口UART/I2C/SPI接口,TCP/IP网络协议及其实现,嵌入式操作系统内部机制及其移植,SoPC异构嵌入式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及其开发方法,并且能够利用所学内容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本课程覆盖面广,体现电子学科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软件基础等三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及其综合应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上,突出理论和实验并重的特点,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循环中掌握和消化知识。

授课目标

确立“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学科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技能过硬、主动学习创新思维”作为课程总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先进理论,并能将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先进嵌入式系统的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掌握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了解新兴产业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熟悉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其开发的过程和常用方法及最新技术;具备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3. 素养目标:强烈的专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将爱国情怀和科学创新精神结合,主动变革,创新学习,学习强国。

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与实验》课程导学和实施说明(第一周)

《嵌入式系统与实验》课程导学

《嵌入式系统与实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实施方式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第一周)

1.1嵌入式系统概述

Introduction to embedded system (English version, 1st week)

Introduction to embedded system

1.2嵌入式系统特点和示例(第二周)

嵌入式系统特点和示例1

嵌入式系统特点和示例2

嵌入式系统特点和示例3

1.3 微控制器核心板及扩展板简介(实验部分)(第二周)

微控制器核心板及扩展板简介(实验部分)

1.4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简介(实验部分)(第二周)

1.4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简介(实验部分)

第二章微控制器架构(第三周)

2.1嵌入式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

2.2 ARM Cortex-M3/4微处理器(第三周)

ARM Cortex-M3/4微处理器

2.3存储器空间映射(第三周)

2.3存储器空间映射

微控制器的架构测验

2.4中断和异常处理系统(第四周)

中断和异常处理系统

第三章基本硬件模块(第四周)

3.1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理论部分)

3.2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实验部分)

3.3通用定时器(第四周)

3.3通用定时器(理论部分)

3.4通用定时器(实验部分)

3.5 PWM应用与实验(第五周)

3.5 PWM应用(理论部分)

3.6 PWM应用(实验部分)

3.7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综合示例(第五周)

3.7 综合示例-PWM控制DC-DC Boost 恒流源

翻转课堂示例-LED显示技术1(第六周)

翻转课堂-LED显示技术1

翻转课堂示例-LED显示技术2(第七周)

翻转课堂-LED显示技术2

3.8TivaWare介绍及单元测验(第八周)

3.7 TivaWare介绍

第四章通信接口(第八周)

4.1SSI同步串行接口

4.2点阵液晶显示器实验(第九周)

4.2 点阵液晶显示器实验(上)

4.3 点阵液晶显示器实验(下)

4.4 I2C接口和实验(第九周)

4.4 I2C接口(原理部分)

4.5 I2C接口(实验部分)

4.6串行接口数模转换器(DAC)实验(第十周)

4.6串行接口数模转换器(实验原理)

4.7串行接口数模转换器(实验内容与操作指导)

第五章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第十周)

5.1 I2S接口及其音频处理(理论部分)

5.2 I2S接口及其音频处理(实验部分)

5.3 CMSIS-DSP库函数(第十一周)

5.3 CMSIS-DSP库函数

5.4 综合示例:模拟信号频谱分析(第十一周)

5.4 综合示例:模拟信号频谱分析

第六章 TCP/IP协议及其应用(第十二周)

6.1 TCP/IP协议概述

6.2 TCP/IP协议概述(cont)

6.3 Lightweight IP概述(第十二周)

Lightweight IP概述

6.4 基于lwIP的Web应用开发(第十三周)

6.4 基于lwIP的Web应用开发

6.5 基于lwIP的Web应用开发实验(第十三周)

6.5 基于lwIP的Web应用开发实验

第七章实时操作系统和异构嵌入式系统(第十四周)

7.1 FreeRTOS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上)

7.2 FreeRTOS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下)

7.3基于SoPC的异构嵌入式系统(第十四周)

7.3基于SoPC的异构嵌入式系统

7.4基于SoPC的异构嵌入式系统实验(第十五周)

7.4基于SoPC的异构嵌入式系统实验

7.5 基于SoPC的嵌入式Linux系统实验(第十五周)

7.5 基于SoPC的嵌入式Linux系统实验(上)

7.6 基于SoPC的嵌入式Linux系统实验(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具备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掌握程序的基本调试方法;

2.学习过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

3.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技术基础,了解基本电路知识,能读懂电路原理图和框图。

4.具有一定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1]沈建华、郝立平等编著,嵌入式系统教程——基于Tiva C系列ARM Cortex-M4微控制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2]Joseph Yiu著, ARM Cortex-M3与Cortex-M4权威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自编教材正在撰写和出版中。



常见问题

很多学习者对于嵌入式的概念性问题,认识非常模糊,因此对于嵌入式的初学者来说,扫盲这些问题显得非常关键这些看似泛泛的概念性知识,对于后续嵌入式课程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嵌入式系统开发学习如何起步、如何深入?

      嵌入式系统开发学习需要理论和实验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开发流程、步骤,以及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包括系统开发的仿真平台和通用的集成开发环境。在实验中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开发和设计,实现各自不同的系统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

厦门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李晓潮

李晓潮

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永军

解永军

高级工程师

陈艺慧

陈艺慧

工程师

推荐课程

嵌入式STM32期末冲刺-3小时突击嵌入式STM32

EAR老师

211人参加

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上新早鸟价】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55人参加

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冲刺-5小时突击数据结构与算法

小谢老师01

25558人参加

编译原理期末冲刺-6小时突击编译原理

软件攻城狮

351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