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11日
学时安排: 3-5
进行至第8周,共17周 已有 99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04)
spContent=本MOOC课程面向大学在校生和同等学历的大众爱好者开设,旨在传播电磁学应用方面的普及知识。课程内容是通过视频提问、测试交流、论坛交互等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知识引导性模式展开的,以启蒙性为主,涵盖容易理解的基础理论,浅析必备的机理架构,介绍实用技巧,另外还穿插 35% 左右的现代科技前沿技术。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没有严格顺序,同学们可有选择的关注重点部分。
本MOOC课程面向大学在校生和同等学历的大众爱好者开设,旨在传播电磁学应用方面的普及知识。课程内容是通过视频提问、测试交流、论坛交互等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知识引导性模式展开的,以启蒙性为主,涵盖容易理解的基础理论,浅析必备的机理架构,介绍实用技巧,另外还穿插 35% 左右的现代科技前沿技术。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没有严格顺序,同学们可有选择的关注重点部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磁波的各个方面应用已经大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为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模式,也可能造成不少的安全隐患,面向变化莫测的未来,提升对相关知识中高层次的普及程度是非常必要的。课程将从大众化身边的点滴电磁现象开始,介绍电磁波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浅析机理,让学习者逐步积累在现代生活及科技应用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对未来发展应用建立一定的框架式理解。

教学基本要求:(框架类比现行教学计划,难度相当,以保证转换学分的教学质量等同,另外更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及科技应用样例展示;教学内容将逐步改革,教学内容与国际化接轨)

每个单元拟设计一定量的互动性作业,强调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初步实现由“教学型”模式向互动学习和研究模式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化,鼓励学生检索最新科研动态,结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MOOC系统教师在线提问答疑,学生可以由此获得课程加分。

授课目标

实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电子学科的教育理念接轨,建设为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

《电磁波及其应用基础》主要是为电子信息大类及相关学科的本科学生、科技人员掌握相关基础专业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课学生通过课程的渐进式学习能够框架性地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各个领域中多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应用。课程主体内容的穿针引线讲授让受众可以轻松地积累现代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并对当今MWO、ADS、HFSS等现代射频微波CAD开发设计工具等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也有所了解。

课程大纲

一、身边的电磁波

1-1 电磁波和电磁频谱

1-2 电磁波和无线通信

1-3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章课件

第一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一章测验

二、电磁波在不同载体中的传输及应用

2-1 电磁波传输介质

2-2 电磁波传输介质应用及反射

2-3 电磁波传播特性及导行系统a

2-4 导行系统b及微波谐振器

第二章课件

第二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二章测验

三、电磁波功率的应用与保健

3-1 微波加热与电磁辐射a

3-2 电磁辐射b与保健

3-3 电磁兼容与国防军事

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测验

第三章练习(互评作业)

四、电磁“隐身”

4-1 隐身技术基本概念介绍

4-2 无线电波段隐身技术

4-3 红外线、可见光、声波段隐身技术

4-4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第四章课件

第四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四章测验

五、电磁波波长与频率、分布参数与微波器件

5-1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

5-2 分布参数与常用微波器件a

5-3 常用微波器件b

第五章课件

第五章测验

第五章练习(互评作业)

六、电磁波在导航定位及其相关体系中的应用

6-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6-2 遥感遥测技术

6-3 物联网

第六章课件

七、预警系统与电波通信技术

7-1 预警系统介绍与分类

7-2 常见预警系统

7-3 常用传感器件

7-4 救灾应急体系与电波通信

第七章课件

第七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七章测验

八、浅析电磁建模与数值分析技术

8-1 趋肤效应与常见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a

8-2 常见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b

8-3 常见数值分析方法c与复杂结构建模

第八章课件

第八章测验(new)

第八章练习(互评作业)

九、电磁波与现代探测技术

9-1 电磁穿透与无损检测

9-2 CT与核磁共振a

9-3 核磁共振b与探地雷达

第九章课件

第九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九章测验

十、电磁波信号的获取与各类常用天线

10-1 电磁波信号的获取与天线介绍

10-2 各类常用天线a

10-3 各类常用天线b与分形几何a

10-4 分形几何b与分形天线

第十章课件

第十章练习(互评作业)

第十章测验

第十一章 5G通信

11-1 应用前景和技术路线

11-2 技术场景和性能挑战

5G通信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适合 2个层次的学习定位:

1)可以作为完全没有基础的大学入门通识课程,作为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学科入门、知识拓展);

2)也可以在完成大学《普通物理》、《电磁场理论》(或同类课程如:《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甚至《微波技术基础》后学;高层次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


Ø 游佰强、周建华等译:《工程电磁学与电磁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1

Ø D.H. Staelin, A. Morgenthaler, J. A. Kong: <Electromagnetic Waves>,ISBN: 0-13-225871-4,Prentice Hall,1998.

Ø Aziz S. Inan, <Electromagnetic Waves>, ISBN: 0-201-36179-5, Prentice Hall, 1999.

Ø N.N.Rao 等著,周建华、游佰强译,《工程电磁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Ø  配套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中国大学 MOOC (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段开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MU-1002922012    

Ø 专业基础:《微波技术基础》中国大学 MOOC(国家精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段开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MU-1001778008

Ø 专业应用:《天线与电波传播》 中国大学 MOOC(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段开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MU-1207481802 

Ø 厦门大学微波与天线团队 精品课程网站系列课程:boya.xmu.edu.cn/INDEX1.HTM

常见问题
  • 课程学习次序应该如何掌握?


建议学习过《普通物理》、《电磁场理论》后再选修此课程,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起点,《微波技术基础》可与本课程同步学习。章节间没有严格次序,相互有关联,重在电磁场相关知识的应用介绍,设计现代电子通信各个领域;


  • 完全没有基础的是否可以学习此课程?

  • 这们可得定位满足2个层次的需求,作为基本层次,也可以作为大学入学后的同修课来学习。有些内容虽然做详细理论证明不能了解,但可以积累很多生活中的电磁学基础知识,为跨学科知识储备做好准备。由于课程讲述采用了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直接接受也是可以的。最后个别难度较大的电磁仿真及设计手段可以先跳过去,等到高年级再按需学习

  • 学习内容是否会很难?


本课程的建设理念立足知识运用,讲述的都是身边熟悉的电磁现象,内容安排都是力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积累学会核心内容,视频安排上由浅入深;


  • 课程涉及哪些交叉学科?


微电子、材料(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化学化工(新微观特性分析、辅助工艺技术)、生物医电、导航、遥感遥测等都得到拓展应用。


文科生是否可以学习此课程?

我们现代基本都在电磁波、电子器件的包围之中,无论哪个学科在未来的生活及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本课程讲述的内容,不同专业的学院可以按需了解相关内容,得到用武之地。

厦门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游佰强

游佰强

教授,厦门大学教学名师,教学督导,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李伟文

李伟文

副教授

李森森

李森森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