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鉴赏>这门课的教学团队主要由四人组成,包括课程负责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辛志英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高云端博士,潘宁博士和罗道云博士。团队还聘请了知名论语翻译者吴国珍老师作为课程顾问。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论语英译鉴赏》入选厦门大学首批十四五规划精品教材,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
论语英译鉴赏这门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对论语中知名语句的讲解,一方面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论语当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了解孔子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讨论典籍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赏析知名译者、名家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
在译本的选取上,我们充分考虑了译本质量、译本的流传广度、接收程度、译本特点和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因素,从近60个译本中选取了十个,包括理雅各、柯大卫、苏慧廉、安乐哲、亚瑟韦利、辜鸿铭、刘殿爵、宋德利、王福林、吴国珍等人的译本。
课程设置理念上,一方面,我们通过对所选语句的翻译,译本的比较,理解论语的文化内涵,领会掌握典籍外译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我们考察不同的译者对原文进行翻译处理时,所选取的视角、思路和观点,考察译者的主体性、译者责任,并探讨其翻译风格。
在课程结构上,主要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对孔子及论语的外宣外译情况的介绍,包括孔子名字的外译,论语及论语的外译情况,以及孔子的国际影响,我们还特别介绍了进行对比分析用到的十个英译版本。第二大部分我们从个人修养的方面去看孔子和论语如何指导我们的言行,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等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探讨。第三大部分,我们专门讨论了孔子在礼乐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其文化外宣策略,并着重探讨英译本的处理方式。第四大部分,我们讲解孔子对他的诸多弟子的评价,每一位弟子我们精心选取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并且对此进行原文和译本的分析、解读和评价。第五大部分是关于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英译问题。我们着重从其教育理念的内涵、不同英译本的翻译视角和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讨论。
论语英译鉴赏这门课主要面向的受众群体包括英语专业的学生,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论语、论语翻译感兴趣的读者和对跨文化交际、中华典籍外译、英语学习等方面感兴趣的读者。
课程设置理念上,一方面,我们通过对所选语句的翻译,译本的比较,理解论语的文化内涵,领会掌握典籍外译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我们考察不同的译者对原文进行翻译处理时,所选取的视角、思路和观点,考察译者的主体性、译者责任,并探讨其翻译风格。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第一章 《论语》外译简介
孔子与“Confucius”
《论语》书名英译
论语十个英译本的对比
测试题
第二章 《论语》英译对比——君子有所为
君子处事
君子生活
君子择友
测试题
第三章 《论语》英译对比——君子不为
君子不可说什么话
君子不可做什么事
君子不可交什么人
测试题
第四章 《论语》英译对比——是君子否
观其外表
察其言行
以小人为镜
测试题
第五章《论语》中的礼
礼的功能1
礼的功能2
测试题
第六章《论语》中的乐
乐的美学标准
乐与修养
测试题
第七章 因材施教
颜回
宰予
冉求
测试题
第八章 因材施教
曾参
子贡
仲由
测试题
第九章 孔子的学习态度
孔子的学习态度:求实
孔子的学习态度:博学
测试题
第十章 孔子的学习方法
孔子的学习方法:勤勉
孔子的学习方法:愉悦
测试题
在论语译本的选取上,我们充分考虑了译本质量、译本的流传广度、接收程度、译本特点和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因素,从近60个译本中选取了十个,包括理雅各、柯大卫、苏慧廉、安乐哲、亚瑟韦利、辜鸿铭、刘殿爵、宋德利、王福林、吴国珍等人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