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爱国情怀、思想境界、人生格局成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专业,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人都有这份责任与担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成就君子人格,大家气象。国学是传统文化最为学术,最为精深的部分。如果没有较为系统的讲解,普通大学生无法知晓国学的精髓之所在。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关照,将经、史、子、集贯穿起来讲述,让大学生和研究生熟悉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人生境界,树立文化自信,这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国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魂魄之所在。她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更不是钻进故纸堆考据,而是通过对先秦到明清以来重要典籍的研读,神交古人,与人类智慧的结晶直接对话。通过国学经典的阅读与背诵,赓续我们近代以来割裂的文化传统,找到中国民族的文化之根;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升本科生日益下降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借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提升现代人对宇宙人生、日常处境、福祸转换的辩证思考。
第七讲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
7.5 出奇制胜:《虚实篇》
7.3 兵者诡道:《始计篇》(下)
7.1 孙武其人其书
7.2 兵者诡道:《始计篇》(上)
7.4 知己知彼:《谋攻篇》
第三讲 半部《论语》治天下
3.1 《论语》的成书与世界价值
3.2 知与行:《学而篇》选讲
3.2 为政以德:《为政篇》选讲
第四讲 史家之绝唱《史记》
4.1 司马迁的家世与人生
4.2 亡秦必楚:西楚霸王的崛起
4.3 乌江自刎:项羽的天命与悲剧
第二讲 群经之首话《易经》
2.2 自强不息:乾卦释义
2.3 厚德载物:坤卦释义
2.1 易经成书及核心思想
第六讲 上善若水《道德经》
6.4 无为而治:道家的治国理政
6.2 老子故里的传奇故事
6.1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要旨
6.5 如何行道:知与行的辩证思考
6.3 水的哲学隐喻
第五讲 百花争艳:诸子百家选讲
5.3 阴阳家与法家思想略说
5.2 名家与墨家思想辨析
5.1 儒与道的思想异同
第一讲 国学概说
1.1 什么是国学
第九讲 走近诗心:《诗经》选读
9.1 移风易俗:《周颂》
9.3 天然风流:《国风》
9.2 言天下事:《小雅》
第八讲 情之起,思无邪《诗经》
8.2 风雅颂的形成
8.3 赋比兴之手法
8.1 诗与中国文学精神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同情之理解,敬重之心态。能阅读繁体字,可借助注释阅读国学基本典籍。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陈代湘主编,《国学概论》,湘潭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孔祥骅著,《国学入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钱穆,《中国思想史六讲》,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