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从政务网的单一信息发布到政务云的跨部门业务协同,从打造信息公开的“透明政府”到普惠遍及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消除信息孤岛到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坚定实践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政府运用电子政务的技术、方法与手段服务人民也永无止境,本门课程正是为讲述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而开。
从政务网的单一信息发布到政务云的跨部门业务协同,从打造信息公开的“透明政府”到普惠遍及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消除信息孤岛到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坚定实践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政府运用电子政务的技术、方法与手段服务人民也永无止境,本门课程正是为讲述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而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依托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子政务基础》多年来累积的建设成果与经验,对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领域所涉及的基础性理论、方法、工具和应用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归结,形成了与电子政务建设实际中存在的典型性发展瓶颈、热点难点、发展趋势等问题相匹配的慕课化教学内容。
课程针对相关专业学生存在参与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与运营、数字政府业务处理与管理决策、政府知识与信息服务,乃至更高层次的政府信息化研究的就业和发展需求,分析讲述了电子政务基础领域的知识体系与核心概念、电子政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场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信息孤岛 、数字鸿沟、移动电子政务、数字治理、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等内容,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立足基础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形成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观;并能够从数据资源利用、系统平台建设、政务流程优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前景预测等方面分析相关现实问题,进而思考与寻求解决方案。
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思政性、时新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指引,诸多教学内容和我国推进国家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相关党政方针、政策紧密关联,凸显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成就同党政引领的密不可分。课程积极追踪电子政务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政策、新动向与新观点,并将之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视频、教材辅材与教学互动中予以展现。课程注重培养学习者“学”与“思”的互动促进,课程中会提出一系列引发学习者思考与探索兴趣的问题,助力学习者形成对电子政务更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课程中有丰富的案例讲解,帮助学生认识电子政务实践领域的相关问题,教学团队成员有从事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地市级横向项目经验的高校教师,更有在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开发领域耕耘十余年,具有丰富信息化实战经验的业务能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充分和有价值的实践指导。
授课目标
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基础技术与要素,认识电子政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建设重点。
课程大纲
电子政务概念与思想
课时目标:认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电子政务的由来与实质
1.2 电子政务相关术语辨析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指引
1.4 电子政务的其他理论支持
电子政务技术支撑与体系结构
课时目标:了解当前电子政务依托的技术基础
2.1 大数据技术
2.2 云计算技术
2.3 区块链技术
2.4 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
2.5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
课时目标:掌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基本内涵、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
3.1 从案例来看信息安全
3.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内涵
3.3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3.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
3.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与重要服务模式
4.1 认识政府信息资源
4.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4.3 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4.4 政府信息资源组织
4.5 政府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信息孤岛
课时目标:认识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掌握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消除的策略、手段与途径
5.1 共享之殇:信息孤岛
5.2 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消除策略
5.3 政务云:消除信息孤岛的技术手段
5.4 大数据管理机构
所有人的信息社会
课时目标:认识数字鸿沟,了解国际社会与我国政府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做出的努力
6.1 数字鸿沟:旧瓶新酒的故事
6.2 国际视角下的数字鸿沟问题
6.3 消除数字鸿沟的中国行动(一)
6.4 消除数字鸿沟的中国行动(二)
电子政务与智慧治理
课时目标:认识智慧治理的内涵,掌握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
7.1 电子政务推动治理升级
7.2 智慧治理: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新选择
7.3 智慧治理发展路径
7.4 城市大脑让城市更聪明
7.5 智慧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需求分析
8.1 认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
8.2 电子政务项目开发方法演变
8.3 电子政务项目需求分析
8.4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8.5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要点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综合性、交叉性。学习者如果对新型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有一定了解则有利于较快领会本课程教学内容。
参考资料
教材:
- 何振,电子政务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6月;
主要参考书目:
- 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 陈德权 柳春清,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 徐晓林 杨锐,电子政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