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30日 ~ 2025年06月22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2周 已有 157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51)
spContent=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导论和两大板块。导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第一板块为毛泽东思想(四个专题: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二板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导论和两大板块。导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第一板块为毛泽东思想(四个专题: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二板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贯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关键问题,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旨在帮助大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理论成果,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引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坚守思想阵地,强化价值认同,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课程大纲
课程导学与导论
课时目标:1.了解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及其内涵。3.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历史进程。4.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1.1 课程导学
1.2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课时目标:1.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过程。2.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3.科学评价毛泽东、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2.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课时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依据。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深刻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4.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时目标:1.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2.掌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历史经验。3.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4.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4.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4.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2.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5.1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5.2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课时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
课时目标:1.掌握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精髓。2.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3.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贡献。
7.1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精髓
7.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7.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课时目标:1.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2.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8.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8.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8.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
课时目标:1.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9.1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9.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9.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学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人民出版社,1994年

3.《江泽民文选》,江泽民,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胡锦涛文选》,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6年

新乡工程学院
2 位授课老师
马艳红

马艳红

马艳红

怀艳杰

怀艳杰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