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它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阐述一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说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本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该课程主要特色:
(1)理论性与实践性。该课程主要围绕宏观经济目标进行理论阐述,注重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与前沿性。该课程坚持开放、包容理念,紧密跟踪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国内外最新成果,并将最新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在课程教学中。
(3)时代性与“中国特色”。该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批判吸收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同时,将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假设前提、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其结论。让学生既能清晰认识到宏观经济学意识形态的局限性,也应该客观评价其合理部分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以及方法论指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和较高的职业素质。
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
(一)使用教材: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
(二)主要参考书:
[1] (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经济学原理(第7版):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2]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著,萧琛 主译,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3] (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大卫约翰逊(David Johnson)著,王立勇 等译,宏观经济学(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6版。
(三)参考网站:信阳师范学院精品视频公开课——《宏观经济学》
https://mooc1.xynu.edu.cn/course/201649664.html
Q : 如何参加课程讨论?
A : 请到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回答每一章节的讨论题。
Q : 如何查看参考文献?
A : 在公告区可查看全部参考文献,在教学内容可查看对应章节的参考文献。
Q : 如何获取文献全文?
A : 请到论文数据库、期刊官网、作者主页等网站搜索下载。